【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抗震,具体为一种应用粘滞阻尼器的抗震建筑钢结构。
技术介绍
1、粘滞阻尼器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抗震设计的结构控制装置。它们通常用于建筑钢结构中,以增加结构的耗能能力和减少结构在地震中的振动幅度。工作原理:粘滞阻尼器利用粘性材料在结构振动时产生的内部摩擦力来消耗和分散地震能量。当结构受到地震作用时,粘滞阻尼器通过油液的相对运动来吸收和分散振动能量,从而减少结构的振动幅度和加速度响应,一般粘滞阻尼器是通过金属板以及钢筋焊接在钢筋架的表面,在通过灌注混凝土使得粘滞阻尼器与钢架之间固定连接。
2、现有技术的粘滞阻尼器的抗震建筑钢结构一般时通过耳板与金属板之间互相焊接,为了加强钢结构的稳定性会在金属板的底端表面焊接若干个钢筋,通过多个钢筋的一端伸入至钢架内部,在将钢筋与钢筋架之间互相焊接提升牢固性,最后在通过混凝土灌注使得粘滞阻尼器钢结构与钢筋架融为一体,实现对粘滞阻尼器的安装,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粘滞阻尼器建筑钢结构需要将固定的钢筋伸入至编织好的钢筋架内,在通过焊接使得钢筋与钢筋架之间互相焊接,导致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平繁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粘滞阻尼器的抗震建筑钢结构,包括第一钢筋(1)和第二钢筋(2),所述第二钢筋(2)安装在第一钢筋(1)的顶端表面,所述第二钢筋(2)的外侧表面安装有箍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1)的外侧表面设有水泥墙(4),所述水泥墙(4)的顶端表面开设有限制槽(5),所述限制槽处的第一钢筋(1)的顶端安装有定位板(6),所述定位板(6)的顶端表面安装有十字板(7),所述定位板(6)的顶端表面安装有连接钢筋(8),所述定位板(6)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套接孔(9),所述定位板(6)的顶端表面安装有对接组件,所述水泥墙(4)的上方设置有旋转轴(15),旋转轴(15)的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粘滞阻尼器的抗震建筑钢结构,包括第一钢筋(1)和第二钢筋(2),所述第二钢筋(2)安装在第一钢筋(1)的顶端表面,所述第二钢筋(2)的外侧表面安装有箍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1)的外侧表面设有水泥墙(4),所述水泥墙(4)的顶端表面开设有限制槽(5),所述限制槽处的第一钢筋(1)的顶端安装有定位板(6),所述定位板(6)的顶端表面安装有十字板(7),所述定位板(6)的顶端表面安装有连接钢筋(8),所述定位板(6)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套接孔(9),所述定位板(6)的顶端表面安装有对接组件,所述水泥墙(4)的上方设置有旋转轴(15),旋转轴(15)的外侧表面安装有旋转板(16),所述旋转板(16)的一侧安装有粘滞阻尼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粘滞阻尼器的抗震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1)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钢筋(1)呈线性排列,所述第二钢筋(2)为若干个,每个所述第二钢筋(2)的内壁皆与第一钢筋(1)的顶端表面固定焊接,所述箍筋(3)为若干个,每个所述箍筋(3)的内壁皆与第一钢筋(1)以及第二钢筋(2)的外侧表面固定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粘滞阻尼器的抗震建筑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板(7)为若干个等距分布在定位板(6)的顶端表面,所述连接钢筋(8)为若干个等距分布在定位板(6)的顶端表面,所述连接钢筋(8)的顶端由水泥墙(4)的内壁延伸至限制槽(5)的顶端表面,所述套接孔(9)为四个,四个所述套接孔(9)等距分布在定位板(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灵巧,李晋超,张婧,张学霖,易光辉,杨芳,张飞飞,李艳红,谭建刚,闫慧明,杨晶,王明霞,康树峰,韩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