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波材料,特别涉及一种ni3inc0.5吸波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通讯技术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构建重量轻、吸收强、厚度薄、宽频率特性的吸波材料对削弱电磁辐射的影响有重大意义。
2、近些年兼具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等多种损耗机制的金属碳化物脱颖而出,作为非化学计量比双金属碳化物ni3znc0.7具备可精准调控组成、合成成本低、更易形成缺陷等优点,因此在吸波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部分研究人员将其与多种碳材料复合增强介电性能并得到了优异的吸波性能。
3、ni3inc0.5与ni3znc0.7有较多的相似性,但更多的被应用于催化、电池和其他能源领域,从未被应用于吸波领域,存在研究空白。
4、目前,对ni3inc0.5的本征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属于未知状态。目前报道的ni3inc0.5的制备方法中,固相法(https://doi.org/10.1039/d3dt01331f)应用较为广泛。其合成原材料为ni、in的氢氧化物,然而氢氧化物在某些反应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副反应,这不仅降低了产物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i3InC0.5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以球形颗粒为主,少数球形颗粒烧结团聚形成少量棒状颗粒,球形颗粒直径大约在50-80 nm左右,表面较为光滑且分布均匀;棒状颗粒长度大约在100-150 nm,直径在50-80 nm,两种颗粒表面均为Ni3InC0.5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i3InC0.5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Ni3InC0.5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Ni(CH3COO)2·4H2O和In(CH3COO)2·6H2O分散到125-3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i3inc0.5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以球形颗粒为主,少数球形颗粒烧结团聚形成少量棒状颗粒,球形颗粒直径大约在50-80 nm左右,表面较为光滑且分布均匀;棒状颗粒长度大约在100-150 nm,直径在50-80 nm,两种颗粒表面均为ni3inc0.5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i3inc0.5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ni3inc0.5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ni(ch3coo)2·4h2o和in(ch3coo)2·6h2o分散到125-300 ml dmf中;其中,ni(ch3coo)2·4h2o与in(ch3coo)2·6h2o相互之间的摩尔比为3:1;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秀波,刘瑞林,谢林,姜晓萌,侯传信,杜伟,杨晓阳,孙学勤,张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