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砼浇筑导管的气动安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818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6
本申请提供一种桩基砼浇筑导管的气动安拆装置,包括将两个导管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结构,以及配合使用的扳手,还包括设于扳手手柄下方的承力套筒,承力套筒的一端连接有碰撞组件,其置于承力套筒内,共同形成碰撞空间,碰撞组件包括碰撞单元,其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时,碰撞单元与活塞套筒内侧壁抵接,第二状态时,与内侧壁分离,还包括进气组件,用于向碰撞空间充气,以使得碰撞单元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在承力套筒内壁开有第一通孔,活塞套筒侧壁开有第二通孔,当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中和且与外界连通时,碰撞单元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在安装的时候,由进气组件提供的气进行冲击安装,解决了人工安装紧固度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灌注,具体涉及一种桩基砼浇筑导管的气动安拆装置


技术介绍

1、水下灌注混凝土也称导管混凝土,是将混凝土通过竖直的铁管,依靠混凝土的自重进行灌注的方法,混凝土从导管底端缓慢流出,向四周扩大分布,不致被外面的水流所扰动,从而保证质量。适用于灌注围堰、沉箱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桩基础等水下或地下工程。

2、在桩基砼浇筑时会使用导管浇筑,其中的导管是由多段管道拼接形成,在安装时,需要通过扳手,将两个管道对齐,再通过连接结构紧固,在灌注结束后,需要将导管向上移动,并使用扳手拆除连接结构,将管道分离,在导管安装与拆卸的时候,需要人工向扳手施加作用力,以使得将两个相邻的导管连接在一起,或者相分离,但这种安装与拆卸的方式一方面需要人具有很大的力气,另一方面安装与拆卸的时间较长,效率低下,并且使用人工以施力的方式安装时,无法保证两个相邻导管之间连接的紧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桩基砼浇筑导管的气动安拆装置,包括:

2、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砼浇筑导管的气动安拆装置,包括扳手,所述扳手包括扳手本体(1)以及设于所述扳手本体(1)一端的扳手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安拆装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砼浇筑导管的气动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单元包括与所述活塞套筒(4)一侧连接的弹性件(7),所述弹性件(7)可沿所述第一方向伸缩,还包括与所述弹性件(7)远离所述活塞套筒(4)一侧连接的活塞锤(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砼浇筑导管的气动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一端连通有气管(9),所述气管(9)远离所述气泵的一端连接有气嘴(10),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砼浇筑导管的气动安拆装置,包括扳手,所述扳手包括扳手本体(1)以及设于所述扳手本体(1)一端的扳手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安拆装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砼浇筑导管的气动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单元包括与所述活塞套筒(4)一侧连接的弹性件(7),所述弹性件(7)可沿所述第一方向伸缩,还包括与所述弹性件(7)远离所述活塞套筒(4)一侧连接的活塞锤(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砼浇筑导管的气动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一端连通有气管(9),所述气管(9)远离所述气泵的一端连接有气嘴(10),在所述活塞套筒(4)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气嘴(10)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活塞套筒(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砼浇筑导管的气动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套筒(4)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接部(11),当所述卡接部(11)与所述开口端相抵接,且所述碰撞单元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通孔(5)、所述第二通孔(6)与外界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砼浇筑导管的气动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安拆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承力套筒(3)上方的扳手连接套筒(12),所述扳手连接套筒(12)内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扳手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姜哲马玉恒武奇维王晓川赵炳青刘学凌雪兰王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