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车床主轴头及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783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4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主轴头及车床,包括轴头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及定位座,基座本体内设有安装腔,定位座固定安装于安装腔内,定位座上设有第一收紧槽;拉动组件,其前端滑动设于安装腔内,拉动组件包括拉动座及拉筒,拉筒固定安装于拉动座的前端,拉筒位于定位座的前侧,拉筒上设有第二收紧槽;弹性筒夹,弹性筒夹内设有插槽,弹性筒夹的前端滑动插设于第二收紧槽内,弹性筒夹的后端滑动插设于第一收紧槽内,弹性筒夹的前端具有第一弹性夹头;当拉动拉动座向后移动时,拉筒跟随拉动座向后移动,推动弹性筒夹向后移动,进而夹紧待加工轴。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能够减少待加工轴在轴向上发生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车床主轴头及车床


技术介绍

1、当对轴类产品进行车削加工时,通常将待加工轴装夹于数控车床主轴头上。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主轴头包括轴头基座1、推筒2以及弹性筒夹3,推筒2滑动安装于轴头基座1内,弹性筒夹3的前端开设有弹性夹头,弹性筒夹3被套设于推筒2内,待加工轴4插装于弹性筒夹3内;在需要夹紧待加工轴4时,推筒2向前推动,弹性筒夹3的弹性夹头受到推筒2前端外周的挤压后朝内逐渐弹性收紧,从而实现对待加工轴4的夹紧;在需要松开待加工/已加工轴时,推筒2朝后退,弹性筒夹3的弹性夹头逐渐松开并脱离推筒2,此时,待加工/已加工轴处于松开的状态,从而能够将其向前抽出。

2、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需要夹紧待加工轴时,推动推筒向前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惯性力的影响,易造成插接于弹性筒夹内的待加工轴向前移动,使得待加工轴的装夹精度降低,从而易造成加工位置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控车床主轴头及车床,克服了上述在需要夹紧待加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车床主轴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主轴头,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车床主轴头,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车床主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筒夹包括筒夹本体,所述第一弹性夹头及所述第二弹性夹头分别安装于所述筒夹本体的前端及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控车床主轴头,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变形槽的后端还设有第一变形腔,各所述第二变形槽的后端还设有第二变形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主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本体包括外筒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外筒的内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车床主轴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主轴头,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车床主轴头,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车床主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筒夹包括筒夹本体,所述第一弹性夹头及所述第二弹性夹头分别安装于所述筒夹本体的前端及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控车床主轴头,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变形槽的后端还设有第一变形腔,各所述第二变形槽的后端还设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吉斌曹小芬伍伟民林健邹志波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