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多极化、超宽频的一体化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781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4
一种集成多极化、超宽频的一体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单元、巴伦馈电板和馈电底座,所述辐射单元包括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所述巴伦馈电板包括第一馈电板、第二馈电板,所述第一馈电板和第二馈电板呈十字形交叉通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馈电底座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高频±45°极化振子的±45°交叉馈电改为垂直、水平馈电,从而与低频垂直极化振子馈电方向一致,可以共用一块巴伦馈电板,通过设计低RCS(雷达散射截面)的低频振子,从而降低对高频的影响,将其放置在高频单元之上,达到一体化、缩减天线尺寸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线,具体为集成多极化、超宽频的一体化天线


技术介绍

1、目前2g,3g,4g和5g网络并存,为兼容多种通信制式,节约站址资源,减少天线数目,使多个不同频段的系统同时存在,需要使用工作在不同频段的天线单元集成在一副天线里。

2、对于不同频段的天线,如690-960mhz(下面用低频代称),1695-2700mhz(下面用高频代称),往往需要在空间上保持一定的距离来降低相互干扰,从而可以正常地辐射。电磁波多次反射后会产生多径衰落,双极化天线可以有效的抑制多径衰落。因此基站天线上的天线,常用±45°极化天线,且广为使用的是采用±45°交叉馈电的方式。低频由于具备良好的穿透性和抗干扰,很多需求下使用垂直极化即可。而垂直极化的馈电,采用的是垂直方向的馈电。

3、目前实现多极化(低频垂直极化,高频±45°极化)、超宽频的天线,采用的基本是分体式的方案,即采用一个高频单元加一个低频单元,在空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来实现,此种方案会造成尺寸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多极化、超宽频的一体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单元、巴伦馈电板和馈电底座,所述辐射单元包括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所述巴伦馈电板包括第一馈电板、第二馈电板,所述第一馈电板和第二馈电板呈十字形交叉通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馈电底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多极化、超宽频的一体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均采用PCB加工形式,其中第一辐射单元的相对介电常数优选2.55-3.55,板材厚度优选0.762-1.0mm,第二辐射单元的相对介电常数优选3.0-4.4,板材厚度优选0.762-1.52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多极化、超宽频的一体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单元、巴伦馈电板和馈电底座,所述辐射单元包括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所述巴伦馈电板包括第一馈电板、第二馈电板,所述第一馈电板和第二馈电板呈十字形交叉通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馈电底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多极化、超宽频的一体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均采用pcb加工形式,其中第一辐射单元的相对介电常数优选2.55-3.55,板材厚度优选0.762-1.0mm,第二辐射单元的相对介电常数优选3.0-4.4,板材厚度优选0.762-1.52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多极化、超宽频的一体化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辐射单元包括第一辐射臂,第一辐射臂长度优选0.9-1*llow,其中,flow为低频中心频点,∈e为有效介电常数,第二辐射单元包括第二辐射臂,第二辐射臂长度优选0.88-1*lhigh,其中,fhigh为高频中心频点,∈e为有效介电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多极化、超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时詹志忠郑力源郭金付黄凯吴帮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鑫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