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外壳、胶囊内窥镜及胶囊内窥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9781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3
本申请涉及一种胶囊外壳、胶囊内窥镜及胶囊内窥镜系统,包括壳主体,所述壳主体的至少一端呈敞口设置;以及至少一个端罩,所述端罩盖设于所述壳主体的敞口处,所述端罩的外壁面呈圆锥形,所述端罩的圆锥形外壁面沿所述胶囊外壳的轴向划分形成至少两个曲面,至少两个所述曲面的曲率半径不相同。在小肠蠕动波的驱动下,圆锥形外壁面能减小与肠壁接触面积,进而减小通过阻力,同时圆锥形外壁面还具有更强的导向和通过性能,使得胶囊内窥镜能很好的顺利通过小肠,解决胶囊内窥镜与肠壁卡住而无法及时排出,甚至需要借助于手术才能取出胶囊内窥镜,给受检者造成医疗隐患的问题,大大提升胶囊内窥镜的使用可靠性和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囊外壳、胶囊内窥镜及胶囊内窥镜系统


技术介绍

1、胶囊内窥镜(capsule endoscopy)又称作胶囊内视镜,是一种具有胶囊外形的内窥镜,用于检查人体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和肠道)健康状况的医疗仪器,帮助医生对病人消化道系统的疾患进行辅助诊断。

2、使用时,激活胶囊内窥镜后,受检者吞服胶囊内窥镜,胶囊内窥镜依次经过食管、胃、小肠、结肠和直肠,最后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胶囊内窥镜会对胃壁和肠壁进行拍摄检测,并将实时图像传输至体外以便医生获取,完成全程检查一般需要6-8h,受检者在吞服8-72h后,胶囊就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3、然而,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少部分情况下会出现胶囊内窥镜堵塞在人体肠道中的情况,特别是经过直径狭窄的小肠时,容易导致胶囊内窥镜与肠壁卡住而无法及时排出,甚至需要借助于手术取出胶囊内窥镜,给受检者造成医疗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胶囊内窥镜无法顺利及时排出,给受检者造成医疗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胶囊外壳、胶囊内窥镜及胶囊内窥镜系统。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胶囊外壳,其包括:

3、壳主体,所述壳主体的至少一端呈敞口设置;以及,

4、至少一个端罩,所述端罩盖设于所述壳主体的敞口处,所述端罩的外壁面呈圆锥形,所述端罩的圆锥形外壁面沿所述胶囊外壳的轴向划分形成至少两个曲面,至少两个所述曲面的曲率半径不相同。

5、上述方案的胶囊外壳应用于胶囊内窥镜中,作为外部载体用于装载内部的内窥镜模组,使用时,受检者将胶囊内窥镜吞服,在体内组织液的流动以及胃壁和肠壁蠕动的驱动下,胶囊内窥镜会依次经过食管、尾、小肠、直肠等器官部位,直至最终随粪便排出体外;由于胶囊外壳由壳主体及安装在壳主体的敞口端的端罩构成,并且端罩的外壁面呈圆锥形构造,并且圆锥形外壁面由至少两个曲率半径不同的曲面构成,因此当胶囊内窥镜经过小肠内部的狭小空间时,即便肠壁贴紧胶囊外壳的外壁而对胶囊内窥镜产生摩擦阻力,在小肠蠕动波的驱动下,圆锥形外壁面能减小与肠壁接触面积,进而减小通过阻力,同时圆锥形外壁面还具有更强的导向和通过性能,使得胶囊内窥镜能很好的顺利通过小肠,解决胶囊内窥镜与肠壁卡住而无法及时排出,甚至需要借助于手术才能取出胶囊内窥镜,给受检者造成医疗隐患的问题,大大提升胶囊内窥镜的使用可靠性和体验感。

6、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罩具有连接于所述壳主体的敞口的尾端以及远离所述壳主体的敞口的顶端,所述端罩的圆锥形外壁面由所述尾端至所述顶端的方向划分形成三个曲面,且分别设为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罩具有连接于所述壳主体的敞口的尾端以及远离所述壳主体的敞口的顶端,所述端罩的圆锥形外壁面由所述尾端至所述顶端的方向划分形成三个曲面,且分别设为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先减小、后增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为13.43mm~16.43mm;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为3.13mm~6.13mm;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为3.7mm~6.7mm。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为14.43mm~15.43mm;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为4.13mm~5.13mm;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为4.7mm~5.7mm。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为14.43mm;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为4.13mm;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为4.7mm;

12、或/和,所述端罩的壁厚为0.57±0.03mm;

13、或/和,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为一体成型结构。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罩设为透明罩体,所述端罩的尾端设有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平行于所述胶囊外壳的轴线的台阶面设有拔模斜度;

15、或/和,所述胶囊外壳还包括密封件,所述端罩的尾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密封件装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壳主体的敞口侧壁密封抵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罩设有两个且分别为第一端罩和第二端罩,所述壳主体的相对两端均贯穿设置以分别形成第一敞口和第二敞口,所述第一端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敞口,所述第二端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敞口;

17、所述第一端罩、所述壳主体和所述第二端罩组配以共同围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安装内窥镜模组。

18、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胶囊外壳。

19、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系统,其包括:

20、如上所述的胶囊内窥镜;

21、数据记录仪,所述数据记录仪与所述胶囊内窥镜通信连接;以及,

22、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所述数据记录仪通信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囊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罩具有连接于所述壳主体的敞口的尾端以及远离所述壳主体的敞口的顶端,所述端罩的圆锥形外壁面由所述尾端至所述顶端的方向划分形成三个曲面,且分别设为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罩具有连接于所述壳主体的敞口的尾端以及远离所述壳主体的敞口的顶端,所述端罩的圆锥形外壁面由所述尾端至所述顶端的方向划分形成三个曲面,且分别设为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先减小、后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胶囊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为13.43mm~16.43mm;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为3.13mm~6.13mm;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为3.7mm~6.7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为14.43mm~15.43mm;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为4.13mm~5.13mm;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为4.7mm~5.7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囊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为14.43mm;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为4.13mm;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为4.7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罩设为透明罩体,所述端罩的尾端设有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平行于所述胶囊外壳的轴线的台阶面设有拔模斜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罩设有两个且分别为第一端罩和第二端罩,所述壳主体的相对两端均贯穿设置以分别形成第一敞口和第二敞口,所述第一端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敞口,所述第二端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敞口;

9.一种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胶囊外壳。

10.一种胶囊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罩具有连接于所述壳主体的敞口的尾端以及远离所述壳主体的敞口的顶端,所述端罩的圆锥形外壁面由所述尾端至所述顶端的方向划分形成三个曲面,且分别设为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罩具有连接于所述壳主体的敞口的尾端以及远离所述壳主体的敞口的顶端,所述端罩的圆锥形外壁面由所述尾端至所述顶端的方向划分形成三个曲面,且分别设为第一曲面、第二曲面和第三曲面,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先减小、后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胶囊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为13.43mm~16.43mm;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为3.13mm~6.13mm;所述第三曲面的曲率半径为3.7mm~6.7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刘帮李梓原余杰华夏思齐王云忠刘思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思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