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781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洋常春藤种苗繁育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方法,包括保护罩、照明灯管、第一培育结构、第二培育结构和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保护罩上安装有照明灯管,安装支架的中心设有第一培育结构,第一培育结构的下端设有第二培育结构,第一培育结构、第二培育结构均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第一培育结构包括第一自动化繁育部件、第二自动化繁育部件、底托架和导水处理部件,第一自动化繁育部件、第二自动化繁育部件对称设置,第一自动化繁育部件、第二自动化繁育部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托架,第一自动化繁育部件、第二自动化繁育部件的中心设有导水处理部件。通过结构的设置,实现洋常春藤种苗繁育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洋常春藤种苗繁育,具体说是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1、洋常春藤是五加科常春藤属的小型灌木植物,其枝蔓细弱而柔软,能攀附在其他物体上,其叶小而密集,叶表呈深绿色,叶背呈淡绿色,总状花序呈伞性,花瓣为浅黄色。果实呈球形,为红色或黄色,种子呈卵圆形,原产于欧洲,广泛分布于中国福建、广东、湖北、江苏等地区,除中国以外,在欧洲、北美洲等地也有分布,其喜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不耐盐碱,多生长于海拔为800-2500米的山间,其通常用扦插的方法繁殖,花期在11月。

2、目前,市面上的洋常春藤种苗繁育采用扦插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叶片喷淋以及土壤监测方面存在不方便进行智能化控制的问题,需要将洋常春藤种苗繁育与智能化控制进行结合,从而提高洋常春藤种苗的繁育存活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方法。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方法,s1、选用疏松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腐叶土4份、园土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罩(1)、照明灯管(2)、第一培育结构(3)、第二培育结构(4)和安装支架(5),所述安装支架(5)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1),所述保护罩(1)上安装有照明灯管(2),所述安装支架(5)的中心设有第一培育结构(3),所述第一培育结构(3)的下端设有第二培育结构(4),所述第一培育结构(3)、第二培育结构(4)均与安装支架(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罩(1)、照明灯管(2)、第一培育结构(3)、第二培育结构(4)和安装支架(5),所述安装支架(5)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1),所述保护罩(1)上安装有照明灯管(2),所述安装支架(5)的中心设有第一培育结构(3),所述第一培育结构(3)的下端设有第二培育结构(4),所述第一培育结构(3)、第二培育结构(4)均与安装支架(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育结构(3)包括第一自动化繁育部件(6)、第二自动化繁育部件(7)、底托架(8)和导水处理部件(9),所述第一自动化繁育部件(6)、第二自动化繁育部件(7)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自动化繁育部件(6)、第二自动化繁育部件(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托架(8),所述第一自动化繁育部件(6)、第二自动化繁育部件(7)的中心设有导水处理部件(9),所述导水处理部件(9)用于第一自动化繁育部件(6)、第二自动化繁育部件(7)的供水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化繁育部件(6)包括第一培育机构(10)和第二培育机构(11),所述第一培育机构(10)与第二培育机构(11)对称设置,且第一培育机构(10)与第二培育机构(1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培育机构(11)包括喷淋处理部分(12)和培育种植部分(13),所述培育种植部分(13)上端设有喷淋处理部分(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洋常春藤种苗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处理部分(12)包括配合座(14)、导杆(15)、电控液压伸缩杆(16)、调节运动架(17)、铰接导杆(18)、配合铰接块(19)、支撑立架(20)、连接软管(21)、对接阀座(22)和喷淋处理管(23),所述支撑立架(20)上端固定连接有配合座(14),所述配合座(14)上固定连接有导杆(15),所述导杆(15)上铰接设有电控液压伸缩杆(16),所述电控液压伸缩杆(16)的下端与调节运动架(17)铰接设置,所述调节运动架(17)的下端与配合铰接块(19)固定连接,所述配合铰接块(19)在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霞沈宇峰俞振明陈洪梁孙乙铭杨婷崔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