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装置及其转接底座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7509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接装置及其转接底座,转接装置包括转接底座和轨道,转接底座连接于轨道;转接底座包括主体组件、连接组件和弹性件,主体组件开设有电源接口;连接组件固定于主体组件,并用于连接外部产品;弹性件设置于主体组件且凸出于主体组件的外表面,当外部产品连接于连接组件时,弹性件与外部产品弹性抵接,以调节外部产品与电源接口的连接角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转接底座设置了弹性件,当外部产品固定于转接底座时,用户仍可以继续旋拧外部产品,使其挤压弹性件,进而使得外部产品可以相对于转接底座转动,实现调节外部产品与转接底座的连接方向或连接角度的功能,加强了外部产品与转接底座的稳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插座,特别涉及一种转接装置及其转接底座


技术介绍

1、适配器插座中存在一种用于连接外部产品的转接插座,外部产品除了电源线需要与转接插座电连接,同时外部产品自身也是需要固定到转接插座上的。现有的转接插座在固定外部产品后,通常外部产品的连接角度是随机的,导致外部产品的接线端子朝向在转接插座上也是随机的,这样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外部产品的接线端子与转接插座上的电源接口之间的角度随机,若出现两者呈完全相反的方向,较短的电源线可能无法连接到电源接口上,同时电源线扭曲程度大,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接装置及其转接底座,实现调节外部产品与转接底座连接角度的功能。

2、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转接底座,包括主体组件、连接组件和弹性件,所述主体组件开设有电源接口;所述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主体组件并用于连接外部产品;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且凸出于所述主体组件的外表面,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外部产品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时弹性抵接所述外部产品,以调节所述外部产品相对于所述电源接口的连接角度。

4、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体组件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装配于所述安装槽内并凸出于所述主体组件的外表面。

5、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和柔性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主体组件连接,所述柔性部从所述安装槽内伸出,并凸出于所述主体组件的外表面

6、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部围绕所述柔性部设置,所述固定部搭接在所述主体组件的内表面上。

7、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紧固座,所述紧固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装配所述外部产品。

8、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供所述外部产品的连接部穿过。

9、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紧固座和所述主体组件之间,所述紧固座将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主体组件。

10、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一端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紧固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件另一端穿过所述弹性件并用于旋转连接所述外部产品。

11、本技术还采用了另一技术方案:一种转接装置,包括轨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转接底座,所述轨道和所述转接底座的所述主体组件连接。

12、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轨道包括导轨和导电片,所述导轨与所述主体组件卡接且与所述主体组件滑动配合,所述导电片与所述主体组件电性连接。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接装置,包括转接底座和轨道,转接底座连接于轨道;转接底座包括主体组件、连接组件和弹性件,主体组件开设有电源接口;连接组件固定于主体组件,并用于连接外部产品;弹性件设置于主体组件且凸出于主体组件的外表面,当外部产品连接于连接组件时,弹性件与外部产品弹性抵接,以调节外部产品与电源接口的连接角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转接底座设置了弹性件,当外部产品固定于转接底座时,用户仍可以继续旋拧外部产品,使其挤压弹性件,进而使得外部产品可以相对于转接底座转动,实现调节外部产品与转接底座的连接方向或连接角度的功能,加强了外部产品与转接底座的稳定连接。采用此转接底座的转接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外部产品与转接底座的稳定连接,而且可以调节外部产品相对于转接底座的连接角度,便于外部产品与转接装置的电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底座(2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201)开设有安装槽(2012),所述弹性件(202)装配于所述安装槽(2012)内并凸出于所述主体组件(201)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02)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2023)和柔性部(2022),所述固定部(2023)与所述主体组件(201)连接,所述柔性部(2022)从所述安装槽(2012)内伸出,并凸出于所述主体组件(201)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023)围绕所述柔性部(2022)设置,所述固定部(2023)搭接在所述主体组件(201)的内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接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03)包括紧固座(2031),所述紧固座(2031)开设有安装孔(2033),所述安装孔(2033)用于装配所述外部产品(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02)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2033)相对的避让孔(2021),所述避让孔(2021)用于供所述外部产品(30)的连接部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02)设于所述紧固座(2031)和所述主体组件(201)之间,所述紧固座(2031)将所述弹性件(202)抵接于所述主体组件(20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03)还包括固定件(2032),所述固定件(2032)一端通过所述安装孔(2033)与所述紧固座(2031)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件(2032)另一端穿过所述弹性件(202)并用于旋转连接所述外部产品(30)。

9.一种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0)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转接底座(20),所述轨道(10)和所述转接底座(20)的所述主体组件(20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0)包括导轨(101)和导电片(102),所述导轨(101)与所述主体组件(201)卡接且与所述主体组件(201)滑动配合,所述导电片(102)与所述主体组件(201)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底座(2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201)开设有安装槽(2012),所述弹性件(202)装配于所述安装槽(2012)内并凸出于所述主体组件(201)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02)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2023)和柔性部(2022),所述固定部(2023)与所述主体组件(201)连接,所述柔性部(2022)从所述安装槽(2012)内伸出,并凸出于所述主体组件(201)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023)围绕所述柔性部(2022)设置,所述固定部(2023)搭接在所述主体组件(201)的内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接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03)包括紧固座(2031),所述紧固座(2031)开设有安装孔(2033),所述安装孔(2033)用于装配所述外部产品(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02)开设有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平陈育辉林思安陈佳游延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