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轨和跨座式单轨融合的长引桥式集装箱码头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9743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港口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轨和跨座式单轨融合的长引桥式集装箱码头运输系统,主要由集装箱码头、跨座式单轨和悬挂式空轨集成栈桥、集装箱堆场、陆域换装区和集装箱装卸桥组成。通过采用窄栈桥方式,集成了跨座式单轨、悬挂式空轨和必要的地面运输,构建三层立体运输系统,可以大幅减少水平运输道路宽度,降低工程造价。采用融合了跨座式单轨和悬挂式空轨技术方案,将集装箱架空运输至前方集装箱码头作业区,集装箱装卸桥可以直接从跨座式单轨小车上完成集装箱的装卸船作业,减少集装箱装卸桥吊具下放和起升的垂直距离,提高装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港口工程,涉及一种空轨和跨座式单轨融合的长引桥式集装箱码头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长引桥式集装箱码头运输系统布置中,前方集装箱码头通过长引桥实现与陆域集装箱堆场连接,引桥长度一般大于300m,按照双向6~10车道设计,宽度大约25~40m。集装箱水平运输车或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igv(intelligent guided vehicle,智慧型引导运输车)等通过长引桥,往复行驶于前方码头和后方堆场之间,实现集装箱的水平运输。

2、上述布置系统采用单一的水平运输,引桥宽度大,集装箱水平运输车等需完成长引桥段往复行驶,占用其大量非装卸作业时间,导致配置水平运输设备数量大幅增加。引桥根部需穿越防洪(潮)堤,需要增设与引桥宽度相适应的闸门。采用该种运输方式虽然可以完成将集装箱从后方堆场运输至前方码头,但是运输效率较低,车道数量多,交通组织难度大,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高。

3、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的运输系统,通过缩减引桥宽度、减少水平运输集装箱卡车数量、采用跨越防洪(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轨和跨座式单轨融合的长引桥式集装箱码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轨和跨座式单轨融合的长引桥式集装箱码头运输系统主要由集装箱码头(1)、跨座式单轨和悬挂式空轨集成栈桥(2)、集装箱堆场(3)、陆域换装区(8)和集装箱装卸桥(9)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轨和跨座式单轨融合的长引桥式集装箱码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集装箱装卸桥(9)将集装箱(17)从跨座式单轨小车(10)上进行抓取,或者将集装箱(17)吊放到跨座式单轨小车(10)上;通过集装箱码头(1)上设置的起升承接小车,承接从悬挂式空轨小车(11)上卸下的集装箱(17),或者将集装箱(17)由悬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轨和跨座式单轨融合的长引桥式集装箱码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轨和跨座式单轨融合的长引桥式集装箱码头运输系统主要由集装箱码头(1)、跨座式单轨和悬挂式空轨集成栈桥(2)、集装箱堆场(3)、陆域换装区(8)和集装箱装卸桥(9)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轨和跨座式单轨融合的长引桥式集装箱码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集装箱装卸桥(9)将集装箱(17)从跨座式单轨小车(10)上进行抓取,或者将集装箱(17)吊放到跨座式单轨小车(10)上;通过集装箱码头(1)上设置的起升承接小车,承接从悬挂式空轨小车(11)上卸下的集装箱(17),或者将集装箱(17)由悬挂式空轨小车(11)抓取;可采用集装箱水平运输车(12)和集装箱装卸桥(9)进行交互装卸作业;靠近集装箱码头(1)的跨座式单轨和悬挂式空轨集成栈桥(2)的码头末端设有折返线(6);跨座式单轨小车(10)、悬挂式空轨小车(11)经由折返线(6),完成换轨反向行驶,再次重复上述作业流程;通过跨座式单轨小车(10)、悬挂式空轨小车(11)和集装箱水平运输车(12)三种方式将卸船的集装箱(17)运输至陆域换装区(8),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石朱浩刘国宝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中交理工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