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伺服驱动控制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伺服电机。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机高功率密度发展的需求,电机的材料使用和结构设计都越来越极限,因此电机的负荷也变得很高,其中损耗就是对电机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对于伺服电机来说,定子的绕组和铁芯是电机产生损耗最高的位置,电机内过高的温升会导致永磁体退磁、编码器部件损坏等,严重影响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寿命。现有的散热都是通过一个风扇进行对交流伺服电机的内部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差,降低了交流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一问题,申请号:201811278283.0,其公开了一种交流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本体、第一散热机构、转动机构及第二散热机构;伺服电机本体的内侧面相对开设有与油板对应的冷却口,且呈喇叭形结构的冷却口与第二扇叶对应开设,伺服电机本体在转动时产生大量的热,位于油板的内部机油将伺服电机壳体表面热量吸走,第二风扇将风从冷却口吹到伺服电机本体外部为油板散热,一方面起到了散热,另一方面增加了整体结构连接的稳定性,在不使用伺服电机时,滑动挡灰板于滑槽内部将冷却口密封,避免灰尘进入伺服电机本体的内部。但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伺服电机包括外壳、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及编码器组件,所述定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转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内,所述编码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端盖;所述外壳设有加强结构及散热结构;所述端盖及编码器组件均设有缓冲保护组件;所述端盖与外壳之间、编码器组件与端盖之间均设有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层蜂窝状结构层,所述蜂窝状结构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所述蜂窝状结构层由多个六边形框架连接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伺服电机包括外壳、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及编码器组件,所述定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转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内,所述编码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端盖;所述外壳设有加强结构及散热结构;所述端盖及编码器组件均设有缓冲保护组件;所述端盖与外壳之间、编码器组件与端盖之间均设有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层蜂窝状结构层,所述蜂窝状结构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所述蜂窝状结构层由多个六边形框架连接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导热硅胶层及散热层,所述导热硅胶层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且所述导热硅胶层的一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贴合,所述导热硅胶层的另一面与所述转子组件的外表面贴合;所述散热层设置在所述蜂窝状结构层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多组通孔组,所述通孔组均由多个阵列排布设置的通孔构成;所述导热硅胶层与所述散热层之间均设有多组导热硅胶柱组,多组所述导热硅胶柱组均由多条导热硅胶柱构成,所述导热硅胶柱分别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所述导热硅胶柱的一端与所述导热硅胶层连接,所述导热硅胶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层连接,所述导热硅胶柱将导热硅胶层的热量导向散热层进行热量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伺服电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海,王家辉,张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历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