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密度识别分类,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密度识别的全自动垃圾分类装置及其分类方法。
技术介绍
1、中国专利文献cn117533668a,公开(公告)日 :2024.02.09,为我团队公开的一种生活垃圾分类装置及分类方法,包括框体,框体的上侧安装有xy轴平移机构,xy轴平移机构上安装有机械爪,框体在位于xy轴平移机构的下方安装有z轴升降机构,z轴升降机构上安装有升降座,升降座上安装有垃圾暂存台,垃圾暂存台为框型结构,垃圾暂存台的底部设有水平移动的开闭门,框体内的底部安装有旋转台,旋转台的下侧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框体固定连接,旋转台的上侧安装有多个收集桶。其优点在于:该分类装置能够实现对生活垃圾的自动化分类,不仅能够对单一种类垃圾和多种类垃圾分别进行处理,并且垃圾能够准确的落入下方收集桶,分类效率高,垃圾暂存台底部采用水平移动的开闭门,在移动开启时,开闭门上垃圾能够完全刮除;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传统的视觉识别技术容易受到物体颜色以及环境光线影响,识别准确度较低,因此我团队针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密度识别的全自动垃圾分类装置,包括结构主体(1)、暂存装置(4)、存储装置(5)以及控制器(7),所述暂存装置(4)以及存储装置(5)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结构主体(1)内,结构主体(1)上在位于暂存装置(4)的上方设置有投放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装置(4)包括承接盘(41),承接盘(41)上安装有分布式传感器;还包括外形识别装置(3),所述外形识别装置(3)位于承接盘(41)与夹取装置(2)之间;所述结构主体(1)上在位于承接盘(41)的上方安装有夹取装置(2)和/或在位于为承接盘(41)的底部安装有倾倒装置;所述存储装置(5)包括至少两个垃圾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密度识别的全自动垃圾分类装置,包括结构主体(1)、暂存装置(4)、存储装置(5)以及控制器(7),所述暂存装置(4)以及存储装置(5)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结构主体(1)内,结构主体(1)上在位于暂存装置(4)的上方设置有投放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装置(4)包括承接盘(41),承接盘(41)上安装有分布式传感器;还包括外形识别装置(3),所述外形识别装置(3)位于承接盘(41)与夹取装置(2)之间;所述结构主体(1)上在位于承接盘(41)的上方安装有夹取装置(2)和/或在位于为承接盘(41)的底部安装有倾倒装置;所述存储装置(5)包括至少两个垃圾桶(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密度识别的全自动垃圾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形识别装置(3)包括多个三维激光扫描仪(31),多个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31)环绕在承接盘(41)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密度识别的全自动垃圾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装置(2)包括直线导轨模组(21)和机械手模组(22),机械手模组(22)安装在直线导轨模组(21)的滑块(2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密度识别的全自动垃圾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模组(22)包括第一舵机(221)、第二舵机(224)以及夹爪(226),第一舵机(221)安装在滑块(211)上,第一舵机(221)的输出轴与第一连杆(2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22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23)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223)的另一端与第二舵机(224)的机体铰接,第二舵机(224)的输出轴向下伸出,第二舵机(22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所述夹爪(226);所述第二舵机(224)的一侧安装有导杆(225),导杆(225)向上滑动穿过位于滑块(211)上的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密度识别的全自动垃圾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倒装置包括第一支架(45)和第三舵机(46),第一支架(45)安装在承接盘(41)的底部,第三舵机(46)的输出轴与第一支架(45)连接,第三舵机(46)通过横撑与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金铃,文康,杨润佳,刘浩东,陈前锋,刘雨轩,殷祥宇,骆逍,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