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耕整机,尤其涉及一种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
技术介绍
1、为了实现环保与高产并重的种植策略,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在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条带耕作技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这种耕作模式下,相关工作人员时常会用到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
2、如公告号为cn217160379u的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虽然可对秸秆覆盖还田,但是在使用时,不具有在翻土时加入肥水的功能,还需要后续人工抛洒化肥,难以保证化肥抛洒的均匀性,并且化肥位于土壤表面也难以加速秸秆的分解,降低了使用的效果,所以,亟需设计一种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在牵引机上的安装架,还包括:
4、旋耕柱,所述旋耕柱转动安装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在牵引机上的安装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旋耕组件包括:圆柱(28),所述圆柱(28)转动安装于旋耕柱(4)内部,所述圆柱(28)顶端穿过旋耕柱(4)表面,所述圆柱(28)有多个,多个所述圆柱(28)均匀分布于旋耕柱(4)上,每个所述圆柱(28)末端均固定安装有齿轮(34),每个所述圆柱(28)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旋耕刀(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在牵引机上的安装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旋耕组件包括:圆柱(28),所述圆柱(28)转动安装于旋耕柱(4)内部,所述圆柱(28)顶端穿过旋耕柱(4)表面,所述圆柱(28)有多个,多个所述圆柱(28)均匀分布于旋耕柱(4)上,每个所述圆柱(28)末端均固定安装有齿轮(34),每个所述圆柱(28)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旋耕刀(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柱(4)内部水平设置有多个齿条(35),对应的所述齿条(35)和对应的多个齿轮(34)啮合,所述旋耕柱(4)内部两端均滑动设置有滑盘(32),多个所述齿条(35)均固定安装于两个滑盘(32)之间,两个所述滑盘(32)远离的侧面均水平固定安装有凸杆(33),两个所述凸杆(33)远离对应滑盘(32)的端部均穿过旋耕柱(4)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对立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波纹盘(31),两个所述波纹盘(31)错位设置,当所述凸杆(33)和波纹盘(31)接触时凸杆(33)和波纹盘(31)之间滑动,所述旋耕柱(4)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环(30),所述固定环(30)转动套设于波纹盘(31)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施肥组件包括:桶体(5),所述桶体(5)有两个,两个所述桶体(5)竖直安装于架体(1)顶部,每个所述桶体(5)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气箱(6),所述架体(1)对立的侧面水平固定安装有空心板(14),两个所述桶体(5)底部均连通安装有和空心板(14)连通的连通管(15),每个所述连通管(15)上均安装有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板(14)底部连通安装有多个呈直线均匀分布的喷头(26),所述空心板(14)内部转动安装有呈直线均匀分布的扇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新,王良,钱欣,刘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