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改善地下洞室交汇处水流特性的结构,其将导流、泄洪、输水和放空隧洞多洞合一。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在设计时,往往将导流、泄洪、输水和放空等功能分别设计为独立的洞室或结构,这样做虽然确保了各个功能的独立性,但也带来了工程量大、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广、管理维护复杂等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以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的提高,如何将这些功能有效地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地下洞室中,实现功能的集中化、高效化,节省工程投资、加快工程建设工期,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和节约资源,成为了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2、为此,工程设计时经常将承担不同功能的隧洞首部单独布置,实现各自功能后不同隧洞中后段合并共用一条隧洞和尾部消能设施。但在不同隧洞交汇处水流流态复杂紊乱,主要体现在:①流速分布不均:由于隧洞交汇处几何形状的变化,水流速度分布可能变得不均匀,导致局部流速过高;②涡流和回流:在隧洞交汇处,水流可能会形成涡流和回流;③水流方向变化:当水流从一个隧洞进入另一个隧洞时,方向的变化可能导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地下洞室交汇处水流特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井泄洪洞、放水洞,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形成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与双洞交汇后退水隧洞连通,所述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设置与泄洪洞轴线平行的隔墙,以将泄洪洞与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隔开,隔墙底部设有底部孔口,隔墙靠放水洞的一侧设有用于孔口分流的隔墩;所述竖井泄洪洞轴线与放水洞轴线夹角在15°—20°之间,所述放水洞由导流洞改建而成,导流洞导流结束后在导流洞内衬放水钢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地下洞室交汇处水流特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泄洪洞包括竖井泄洪洞进口、竖井段、消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地下洞室交汇处水流特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井泄洪洞、放水洞,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形成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与双洞交汇后退水隧洞连通,所述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设置与泄洪洞轴线平行的隔墙,以将泄洪洞与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隔开,隔墙底部设有底部孔口,隔墙靠放水洞的一侧设有用于孔口分流的隔墩;所述竖井泄洪洞轴线与放水洞轴线夹角在15°—20°之间,所述放水洞由导流洞改建而成,导流洞导流结束后在导流洞内衬放水钢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地下洞室交汇处水流特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泄洪洞包括竖井泄洪洞进口、竖井段、消能井、竖井泄洪无压隧洞、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以及双洞交汇后退水隧洞,竖井泄洪洞进口、竖井段、消能井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竖井泄洪无压隧洞与竖井段横向连通,竖井泄洪无压隧洞末段与放水洞末段交汇形成所述泄洪洞与放水洞交汇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地下洞室交汇处水流特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钢管的尾端设置放水管工作活塞阀用于输水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松林,熊堃,姜治兵,陈端,后小霞,杨晓红,程子兵,董宗师,李麒,王智欣,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