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718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19: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主体设有进气口、雾化腔、进气道、出气口、回气口、吸气道以及吸气口,进气口的一端与雾化腔连通,进气道的一端与雾化腔连通,进气道的另一端与出气口连通,吸气道的一端与回气口连通,吸气道的另一端与吸气口连通;雾化器主体设有用于与外部容器配合的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出气口和回气口;雾化芯设于雾化腔内,油杯的出油口与雾化腔连通并与雾化芯相对应。通过将进气口、雾化腔、进气道、出气口、回气口、吸气道以及吸气口均设于雾化器主体,且出气口和回气口均设于固定部上,从而使得雾化器通过固定部安装于任何一个装有水的外部容器(例如矿泉水瓶)即可使用,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装置的,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烟膏型雾化器是电子雾化装置中的一种类型。传统的烟膏型雾化器具,通常包括三个单独部件:烟膏盒、取膏勺、雾化器。烟膏盒中存储有浓稠度很高的烟膏,使用者通过取膏勺挖取一点烟膏,放入雾化器的加热腔内,然后打开雾化器预热、加热烟膏,然后使用者抽吸产生的气雾。

2、为了对产生的气雾进行过滤和稀释,部分烟膏型雾化器通常与过滤容器整合在一起使用,从而形成可过滤的电子雾化装置。过滤容器内部通常装有用于对烟雾进行过滤和稀释作用的纯净水,雾化器产生的烟雾经过导引,先通入水中进行过滤和稀释,从水中溢出的气雾再经过抽吸装置,被使用者抽吸。但是,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一般体积都较大,零部件较多,使用和携带都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雾化装置使用和携带都不方便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本技术提供一种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主体(100)包括上主体(10)和下主体(20),所述进气道(103)包括第一进气道(103a)、第二进气道(103b),所述吸气道(106)包括第一吸气道(106a)、第二吸气道(106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体(10)朝向所述下主体(20)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道(103a)连通的第一接口(103c)以及与所述第一吸气道(106a)连通的第二接口(106c),所述下主体(20)朝向所述上主体(10)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气道(103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主体(100)包括上主体(10)和下主体(20),所述进气道(103)包括第一进气道(103a)、第二进气道(103b),所述吸气道(106)包括第一吸气道(106a)、第二吸气道(106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体(10)朝向所述下主体(20)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道(103a)连通的第一接口(103c)以及与所述第一吸气道(106a)连通的第二接口(106c),所述下主体(20)朝向所述上主体(10)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气道(103b)连通的第三接口(103d)以及与所述第二吸气道(106b)连通的第四接口(106d),所述第一接口(103c)与所述第三接口(103d)相配合,所述第二接口(106c)与所述第四接口(106d)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体(10)和所述下主体(20)之间设有密封件(22),所述进气道(103)和所述吸气道(106)均贯穿所述密封件(2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1)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庆城冯继斌冷江南刘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麦瑞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