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燃烧,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强化掺混的涡轮级间燃烧室。
技术介绍
1、在现代航空发动机领域,推重比是衡量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为了提高推重比,传统的方法包括提高总增压比和涡轮前温度。然而,受限于材料技术的发展,涡轮前温度已达到1800k以上,难以在短期内实现重大提升。因此,补燃技术成为了提高推力的替代方案,其中涡轮级间燃烧室(itb)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受到关注;涡轮级间燃烧室位于高压涡轮和低压涡轮之间,工作原理与加力燃烧室相似,从主燃烧室出来的高温燃气经过高压涡轮后温度有所降低,低压涡轮的耐热强度还有裕度,所以在涡轮间供油,利用高温燃气在涡轮之间进行二次燃烧,为低压涡轮提供更多的能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推力。级间燃烧室以其较短的轴向距离,可以达到减轻发动机重量的目的,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
2、然而,级间燃烧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轴向长度较短,整体空间相对有限,燃油停留时间相较于常规燃烧室要短一个数量级,组织燃烧困难,同时由于空间限制,级间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不均匀,因级间燃烧室的出口即为低压涡轮,会导致叶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掺混的涡轮级间燃烧室,包括同心布置的外壳体(1)和内壳体(2),所述外壳体(1)和所述内壳体(2)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轴向主气流通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上具有向其外侧延伸,并与所述轴向主气流通道连通的环形气流室(4),还包括气流引导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掺混的涡轮级间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引导器(5)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体(1)和所述内壳体(2)之间的U型板(53)和挡板(54),所述U型板(53)的开口端朝向所述环形气流室(4),所述进气孔(51)开设在所述U型板(53)的中间板上;所述挡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掺混的涡轮级间燃烧室,包括同心布置的外壳体(1)和内壳体(2),所述外壳体(1)和所述内壳体(2)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轴向主气流通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侧壁上具有向其外侧延伸,并与所述轴向主气流通道连通的环形气流室(4),还包括气流引导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掺混的涡轮级间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引导器(5)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体(1)和所述内壳体(2)之间的u型板(53)和挡板(54),所述u型板(53)的开口端朝向所述环形气流室(4),所述进气孔(51)开设在所述u型板(53)的中间板上;所述挡板(54)与所述u型板(53)的开口端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处形成与所述轴向主气流通道(3)垂直的径向引导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掺混的涡轮级间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流室(4)靠近所述挡板(54)的一侧的侧壁到所述进气端的距离等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春,党占全,樊未军,刘河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