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充电,涉及一种基于四相开环绕组机驱动系统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不断上升,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的需要也随着增加;为了在短时间内充满电以保证较长的行驶里程,在充电期间,需要在短时间内向电池输送大量能量,满足此类高充电功率需求需要大量电力电子设备。往往这些设备笨重且昂贵,此类设备占用较多的非集成车载充电器(nobc)的车内空间,并需要公共或私人土地来建设非车载充电器(ofbc)基础设施。
2、将充电功能集成应用到电动汽车(ev)传动系统中的主要问题是:1)当充电电流流过定子绕组时,充电过程中会产生电磁扭矩。这种不良充电扭矩会导致车辆在充电过程中移动,安全隐患较大。2)使用机械开关(继电器)进行系统重新配置。继电器的长时间运行会导致系统磨损,从而发生故障。同时电网系统中经常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非线性负载等因素,造成系统不平衡。系统运行期间缺少中性线或缺乏解决不平衡相的控制方法,可能会增加损耗,从而导致性能不佳和潜在的系统故障。
3、使用单向充电系统(ucs)为电动汽车充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四相开环绕组机驱动系统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绕组(1)、功率转换器(2)、电池连接装置(3)、三相电源(6)和电池(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四相开环绕组机驱动系统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器(2)的桥臂数量为八个,所述定子绕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定子绕组以90度间隔排列;所述第一定子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所述第二定子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桥臂和第四桥臂,所述第三定子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桥臂和第六桥臂;所述第四定子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七桥臂和第八桥臂;所述电池连接装置(3)的桥臂为第九桥臂,所述第九桥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四相开环绕组机驱动系统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绕组(1)、功率转换器(2)、电池连接装置(3)、三相电源(6)和电池(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四相开环绕组机驱动系统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器(2)的桥臂数量为八个,所述定子绕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定子绕组以90度间隔排列;所述第一定子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所述第二定子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桥臂和第四桥臂,所述第三定子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桥臂和第六桥臂;所述第四定子绕组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七桥臂和第八桥臂;所述电池连接装置(3)的桥臂为第九桥臂,所述第九桥臂与电池(4)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四相开环绕组机驱动系统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桥臂与电池(4)之间通过第九电感器(34)和第二电容器cb(35)连接,所述第九电感器(34)的一端连接第九桥臂的中点,所述第九电感器(3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器cb(35)的一端和电池(4)正极;所述电池(4)的负极和第二电容器cb(35)的另一端连接第九桥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四相开环绕组机驱动系统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电源(6)的三根火线分别连接第一定子绕组、第二定子绕组和第三定子绕组的中点;所述三相电源(6)的n线连接第四定子绕组的中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四相开环绕组机驱动系统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至第九桥臂均包含上桥臂igbt开关和下桥臂igbt开关;所述第一桥臂至第九桥臂的上桥臂和下桥臂进行串联,所述上桥臂和下桥臂均采用反并联二极管的igbt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逊,卢山,孙国栋,徐小野,贺玢洋,程吉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