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684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19:57
本技术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包括承载组件、悬吊组件和备用组件,承载组件用于承载操作者,承载组件包括两个承载件以及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两个承载件相对且间隔设置形成避让通道,每个第一连接件均能在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切换,连接状态的第一连接件连接两个承载件并关闭部分避让通道,断开状态的第一连接件断开对应位置的两个承载件之间的连接并打开部分避让通道;悬吊组件的第一端与承载件连接,悬吊组件的第二端与索钢绞线滑动配合,第二端与索钢绞线可拆设置;备用组件一端能与承载件连接,另一端与索钢绞线可拆设置。该操作平台能跨过中桩进行远距离的连续作业,提高作业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涉及一种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1、近些年,光伏柔性支架凭借其“大跨度、高净空、长列距”的结构特点,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光伏柔性支架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索钢绞线,由于索钢绞线的距离较长,通常使用若干个中桩来支撑索钢绞线,相邻的两个中桩间隔预设距离。可以理解的是,中桩顶部设置有连接横梁,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支撑两根索钢绞线。为了提高柔性支架整体稳定性并降低索钢绞线的挠度,通常需要在索钢绞线纵向设置多个支撑结构,这就需要操作者沿着索钢绞线的方向进行长距离作业。

2、现有技术中有悬吊式的操作平台,可以在线缆上前后移动,但是对于遇到中桩及连接横梁作业时,也不免需要大型机械配合,将悬吊的操作平台拆下,并且在水面施工大型机械难以配合,降低了在索钢绞线上长距离作业的连续性及施工效率。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操作平台,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平台,能跨过中桩进行远距离的连续作业,无需在作业过程中,将操作平台频繁拆下安装,无需通过机械辅助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组件(20)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10)的四角,且每个所述悬吊组件(20)均对应设置有所述备用组件(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组件(20)和所述备用组件(30)的结构相同,所述悬吊组件(2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2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环(231),所述承载件(11)上对应每个所述悬吊组件(20)均设置有第二连接环(40),所述悬吊组件(20)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组件(20)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10)的四角,且每个所述悬吊组件(20)均对应设置有所述备用组件(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组件(20)和所述备用组件(30)的结构相同,所述悬吊组件(2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2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环(231),所述承载件(11)上对应每个所述悬吊组件(20)均设置有第二连接环(40),所述悬吊组件(20)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环(4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的一侧枢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承载件(11),所述第一连接件(12)的另一侧和另一个所述承载件(11)二者中的一个开设有第一定位孔,二者中的另一个凸设有第一定位销(113),所述第一连接件(12)关闭部分所述避让通道(13)时,所述第一定位销(113)插接于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销(113)开设第一锁定孔(1131),第一锁紧件(18)沿与所述第一定位销(113)轴向呈夹角设置的方向插接于所述第一锁定孔(1131),并与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柏松金世刚王福臣许明赵君珂李爱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