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压气储能,具体涉及一种既有洞室压气储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1、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大型地下储气装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新建洞室外,废弃矿井、水电洞室等地下闲置空间也可用作压缩空气储库,绿色环保、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从既有洞室到压缩空气储库还需经历改造处理来保证高压储气的密封性和稳定性,既有洞室的特点一是开挖成型阶段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围岩损伤;二是洞室开挖断面一般为拱形。要确保既有洞室用作压缩空气储库时的密封性和稳定性,采取合理有效的改造措施成为既有洞室利用的关键,由于目前上没有建成投运的既有洞室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运行,无法提供相关改造实施成功经验,因此,有必要针对既有洞室拱形断面和既有损伤特性,开展不同密封结构形式下的对比研究,解决既有洞室的改造应用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既有洞室压气储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该既有洞室压气储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能够模拟既有洞室用作压缩空气储库后的运行性能。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洞室压气储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洞室压气储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充放系统包括输气管路和排气管路,所述输气管路和所述排气管路通过输气管柱与所述孔洞连通,所述输气管路能够向所述孔洞内注入预设温度和压力的压缩空气,所述排气管路能够排出所述孔洞内的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洞室压气储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路包括管道连接的压缩机、换热器、第一阀门、第一流量表和压力表;所述排气管路包括管道连接的第二阀门和第二流量表。
4.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洞室压气储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洞室压气储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充放系统包括输气管路和排气管路,所述输气管路和所述排气管路通过输气管柱与所述孔洞连通,所述输气管路能够向所述孔洞内注入预设温度和压力的压缩空气,所述排气管路能够排出所述孔洞内的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洞室压气储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路包括管道连接的压缩机、换热器、第一阀门、第一流量表和压力表;所述排气管路包括管道连接的第二阀门和第二流量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既有洞室压气储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岩还包括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内部岩块的内壁,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层和衬砌,所述密封层的材料为钢衬、橡胶、玻璃钢和涂层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衬砌位于所述内部岩块和所述密封层之间,所述衬砌由混凝土回填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既有洞室压气储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仪器包括压力监测计、温度监测计、钢板应力计、衬砌应变计、围岩测缝计和围岩应变计,所述压力监测计和所述温度监测计位于所述孔洞的中间位置,所述钢板应力计设置于所述密封层的外壁,所述衬砌应变计设置于所述衬砌内部,所述围岩测缝计设置于所述预制裂缝处,所述围岩应变计设置于所述外部岩块四周,且所述围岩应变计呈45°角排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既有洞室压气储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岩块的形状为长方体形,其断面为正方形,且所述外部岩块的厚度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月,陈平志,刘宁,徐建军,李郑梁,周勇,王鸿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