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超危大工程预测辨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9631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超危大工程预测辨识系统及方法,涉及工程安全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预测辨识模型管理模块、自动预测辨识模块、成果输出模块、施工方案辅助编制模块、管理辅助模块以及智能预警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深基坑工程预测辨识模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预测辨识模型、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预测辨识模型、脚手架工程预测辨识模型、建筑幕墙安装工程辨识模型、钢结构安装工程预测辨识模型以及人工挖孔桩工程预测辨识模型并联合上传平台的BIM模型进行超危大工程的自动预测辨识,辅助编制施工方案,在避免辨识的遗漏的同时,形成全过程的流程辅助监控,实现闭环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安全管理,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超危大工程预测辨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超危大工程又称: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超危大工程是指需要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的一些分部分项工程,此部分工程危险性比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更加危险,所以需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论证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

2、现阶段相关管理规定、办法及文件仅列举出了超危大工程的范围及清单,工程项目施工前需由项目管理人员依据清单进行主观辨识,且项目管理人员对规定、办法及文件的理解和认知的偏差易造成辨识的遗漏,最终导致项目安全、质量风险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超危大工程预测辨识系统及方法,通过对超危大工程的自动预测辨识及辅助规范方案编制,在避免辨识的遗漏的同时,形成全过程的流程辅助监控,实现闭环管理。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超危大工程预测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基坑工程预测辨识模型,用于从上传的BIM基坑支护模型中获取坡顶标高Ha1以及坑底标高Han参数,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Han表示基坑底标高不同的区域对应的坑底标高;根据Ha=Ha1-Han≥5m判断Ha是否符合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如果有至少一个Ha符合,则将符合部分对应的BIM基坑支护模型标记为超危大工程,不符合部分继续根据3m≤Ha=Ha1-Han<5m判断是否符合开挖深度3m及以上的基坑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如果有至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超危大工程预测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基坑工程预测辨识模型,用于从上传的bim基坑支护模型中获取坡顶标高ha1以及坑底标高han参数,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han表示基坑底标高不同的区域对应的坑底标高;根据ha=ha1-han≥5m判断ha是否符合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如果有至少一个ha符合,则将符合部分对应的bim基坑支护模型标记为超危大工程,不符合部分继续根据3m≤ha=ha1-han<5m判断是否符合开挖深度3m及以上的基坑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如果有至少一个ha符合,则将符合的部分对应的bim基坑支护模型标记为危大工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果输出模块中,将危大工程、超高危大工程、超重危大工程以及超跨危大工程对应的模型或构件、部件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变色标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案辅助编制模块,还用于在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进行流程跟踪,在审批流程中若方案审批未通过,突出显示未通过部分并根据修改生成新的施工方案,供再次审批;若方案审批通过,则进入专家论证流程,若专家论证未通过,突出显示未通过部分并根据修改生成新的施工方案,供再次论证,直至专家论证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案辅助编制模块,还用于在当前施工方案专家论证通过后保存至施工方案样本库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成倪杨陈至陈宇峰潘一帆潘俊儒马云团郑立谢德伟黄伟兴李寒姣郑星辰李翀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