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血管缝合,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血管切口缝合器。
技术介绍
1、血管缝合器是运用于介入手术及血管断端缝合的外科手术器材,其因止血效果显著、缝合效果优良、易操作、副作用小、节约手术成本及术者体力,提高手术效率等优点深受各大医疗机构的喜爱,现已广泛运用于外科血管介入手术及血管断端缝合领域。
2、现有的血管缝合器所采用的针头,通常是钩针结构,将钩针刺入血管后,进行旋转进而将缝合线穿出,血管本身直径较小,而钩针机构需要操作的空间较大,从而给缝合带来较大的难度,为了提高缝合的效果和效率,进而需对现有的缝合器进行结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血管切口缝合器,解决相关技术中血管缝合器对血管缝合过程中,无法克服钩针旋转需要较大手术空间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用于血管切口缝合器,包括控制仓体和血管壁,所述控制仓体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柱体,所述支撑柱体的底部设置有摆梭机构,所述控制仓体的底部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血管切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仓体(1)和血管壁(35),所述控制仓体(1)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柱体(2),所述支撑柱体(2)的底部设置有摆梭机构,所述控制仓体(1)的底部设置有穿引针(6),所述穿引针(6)的底部穿引有缝合线,所述穿引针(6)位于血管壁(35)的顶部,所述摆梭机构位于血管壁(35)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切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体(2)底部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组侧支撑板(8),所述摆梭机构包括支撑桶(19),所述支撑桶(19)设置于两组侧支撑板(8)互相靠近的一侧并与一组侧支撑板(8)紧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血管切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仓体(1)和血管壁(35),所述控制仓体(1)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柱体(2),所述支撑柱体(2)的底部设置有摆梭机构,所述控制仓体(1)的底部设置有穿引针(6),所述穿引针(6)的底部穿引有缝合线,所述穿引针(6)位于血管壁(35)的顶部,所述摆梭机构位于血管壁(35)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切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体(2)底部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组侧支撑板(8),所述摆梭机构包括支撑桶(19),所述支撑桶(19)设置于两组侧支撑板(8)互相靠近的一侧并与一组侧支撑板(8)紧固连接,所述支撑桶(19)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摆动梭(12),所述摆动梭(12)的一侧设置有延伸至支撑桶(19)内部的支撑轴(22),所述支撑轴(22)与支撑桶(19)轴承连接,所述支撑轴(22)的外侧套设有扭簧(21),且扭簧(21)的一端与支撑桶(19)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切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梭(12)为倒“l”形结构,且摆动梭(12)的顶部钩头向远离支撑柱体(2)的一侧往复摆动,所述摆动梭(12)的底部与主牵引线(17)的一端互相连接,所述支撑柱体(2)的内部设置有自上而下的引线孔(16),所述主牵引线(17)从引线孔(16)的底部穿入并从其顶部穿出至控制仓体(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切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体(2)靠近穿引针(6)的一侧设置有顶压板(9),所述顶压板(9)位于穿引针(6)的正下方,所述顶压板(9)的顶部设置有穿孔(10),所述顶压板(9)的底部贴合血管壁(35)的顶部,所述穿引针(6)刺穿至血管壁(35)内部位置处时,此时摆动梭(12)位于穿引针(6)的一侧,两者互相错位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血管切口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机构包括设置于另一组侧支撑板(8)内侧的安装卡槽(14),所述安装卡槽(14)的内部卡合有活塞管(13),所述活塞管(13)的顶部设置有与血管壁(35)内壁相吸附的吸盘(31),所述活塞管(13)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板(32),所述活塞板(32)底部的中部设置有活塞杆(33),所述活塞杆(33)的底部设置有牵引绳(20),所述牵引绳(20)的另一端与摆动梭(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海,游南林,刘国豪,孙滔,陈文博,余梦晨,吴毅博,韩孟桃,薛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