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互换镶件模具,尤其涉及一种pin针互换镶件插装模具。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受产品形状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模具都采用了互换镶件的应用方式,以具有pin针的产品为例,pin针的上下两端一般需要穿过产品的上下两侧并裸露,以便于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插接和焊接,在模具上下模合模之前,需要先将pin针安装到位,其中,因为pin针插入下模固定部分的长度较少,所以在合模时,导致pin针上端较长的部分不易插入前模,容易造成pin针插坏,不仅影响产品的成型品质,而且废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助于pin针插装到位、能避免pin针插坏情况发生,进而提高注塑品质的pin针互换镶件插装模具。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pin针互换镶件插装模具,其包括有模芯,所述模芯上开设有贯穿于其上下两端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内设有pin针支座,所述pin针支座内设有用于插装pin针的pin针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IN针互换镶件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芯(1),所述模芯(1)上开设有贯穿于其上下两端的容纳孔(2),所述容纳孔(2)内设有PIN针支座(3),所述PIN针支座(3)内设有用于插装PIN针(100)的PIN针治具(4)以及可上下滑动的PIN针推板组件(5),所述PIN针推板组件(5)的上端用于抵接所述PIN针(100)的下端,所述模芯(1)的下方设有可升降运动的第一驱动板(6),所述第一驱动板(6)上固定有推板支杆(60),所述推板支杆(60)的上端与所述PIN针推板组件(5)的下端抵接配合,向所述PIN针治具(4)内插装所述PIN针(100)时,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n针互换镶件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芯(1),所述模芯(1)上开设有贯穿于其上下两端的容纳孔(2),所述容纳孔(2)内设有pin针支座(3),所述pin针支座(3)内设有用于插装pin针(100)的pin针治具(4)以及可上下滑动的pin针推板组件(5),所述pin针推板组件(5)的上端用于抵接所述pin针(100)的下端,所述模芯(1)的下方设有可升降运动的第一驱动板(6),所述第一驱动板(6)上固定有推板支杆(60),所述推板支杆(60)的上端与所述pin针推板组件(5)的下端抵接配合,向所述pin针治具(4)内插装所述pin针(100)时,所述第一驱动板(6)驱使所述推板支杆(60)下降以卸除对所述pin针推板组件(5)的推力,所述pin针(100)向下推动所述pin针推板组件(5),当预设的上模相对所述模芯(1)合模后,所述第一驱动板(6)驱使所述推板支杆(60)上升并对所述pin针推板组件(5)施加推力,所述pin针推板组件(5)顶升所述pin针(100),直至所述pin针(100)的上端插入所述上模的针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in针互换镶件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模(7),所述模芯(1)设于所述下模(7)的上端,所述第一驱动板(6)设于所述下模(7)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in针互换镶件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pin针治具(4)呈板状,所述pin针推板组件(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推板(50)和第二推板(51),所述第一推板(50)和所述第二推板(51)分别滑动设于所述pin针治具(4)的两侧,所述第一推板(50)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推板(51)的上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工形部(52)和第二工形部(53),所述pin针治具(4)两侧形成的限位块(40)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工形部(52)和所述第二工形部(53)的侧向卡口(54)内,所述侧向卡口(54)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限位块(40)的上下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pin针互换镶件插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板(50)的侧部开设有台阶状的拼接槽(55),所述第二推板(51)的侧部形成有台阶状的拼接部(56),所述拼接部(56)与所述拼接槽(55)相对拼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pin针互换镶件插装模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蓝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