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星载短报文收发一体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611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星载短报文收发一体天线,工作频段涵盖全球短报文接收B2b频段、全球短报文发射Lf4频段,具备双频、双圆极化、宽角域波束覆盖及高收发隔离度的特点。该星载短报文收发一体天线包括:天线罩、辐射组件、馈电组件和天线支架;天线罩、辐射组件和馈电组件通过钛合金螺钉实现一体化组装,辐射组件和馈电组件位于天线罩内;天线支架4一端与馈电组件的壳体通过钛合金螺钉连接,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星体连接。天线罩用来有效改善天线在轨热环境,天线辐射本体实现天线整机的电性辐射性能,馈电组件实现天线整机馈电、收发端口高隔离度及双极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遥感,尤其涉及一种星载短报文收发一体天线


技术介绍

1、短报文天线用来接收报文信号,通过短报文终端利用“北斗”定位系统的双向报文功能将导航定位信息发送北斗导航卫星。

2、传统的星载短报文采用收发分开天线设计方案,即每颗卫星配套两副短报文天线,一副短报文天线负责发送短报文信号,另一副短报文天线负责接收短报文信号,通过调整两副短报文天线的布局位置实现收发高隔离度要求。这种方案受制于星体布局、环境、重量等约束,存在天线系统重量重、成本高、对星体布局环境要求严苛的缺陷。

3、针对遥感领域任务需求,考虑到星体环境、重量、布局等约束,要求短报文天线收发一体化,用一副天线实现两副天线的任务目的,需解决收发天线一体化存在的天线间互耦较强、收发端口隔离度差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小型轻量化、双频双圆极化、低仰角增益高的工作要求,现有技术及成果无法满足任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星载短报文收发一体天线,旨在实现全球短报文通信的收发一体化,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星载短报文收发一体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罩(1)、辐射组件(2)、馈电组件(3)和天线支架(4);其中,天线罩(1)、辐射组件(2)和馈电组件(3)通过钛合金螺钉实现一体化组装,辐射组件(2)和馈电组件(3)位于天线罩(1)内;天线支架(4)一端与馈电组件(3)的壳体通过钛合金螺钉连接,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星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短报文收发一体天线,其特征在于,辐射组件(2),包括:电磁偶极子(21)、多极子慢波结构(22)、底板(23)和介质压环(24);其中,多极子慢波结构(22)设置在底板(23)上、与底板(23)一体加工成型;电磁偶极子(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星载短报文收发一体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罩(1)、辐射组件(2)、馈电组件(3)和天线支架(4);其中,天线罩(1)、辐射组件(2)和馈电组件(3)通过钛合金螺钉实现一体化组装,辐射组件(2)和馈电组件(3)位于天线罩(1)内;天线支架(4)一端与馈电组件(3)的壳体通过钛合金螺钉连接,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星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短报文收发一体天线,其特征在于,辐射组件(2),包括:电磁偶极子(21)、多极子慢波结构(22)、底板(23)和介质压环(24);其中,多极子慢波结构(22)设置在底板(23)上、与底板(23)一体加工成型;电磁偶极子(21)设置在多极子慢波结构(22)上方;介质压环(24)为圆柱状结构,通过dg-4环氧胶固定在电磁偶极子(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载短报文收发一体天线,其特征在于,电磁偶极子(21)由四个菱形振子构成;其中,四个菱形振子两两为一对,两对菱形振子呈90度交叉布局,构成电磁偶极子(21);菱形振子采用金属材料制备得到,每个菱形振子中心开有圆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星载短报文收发一体天线,其特征在于,菱形振子末端朝底板(23)方向部分弯曲设计,菱形振子周围设置有8个均布的金属柱,每4个金属柱为一组,每组金属柱的长度不同,形成多极子慢波结构(2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载短报文收发一体天线,其特征在于,馈电组件(3),包括:馈电网络介质(31)、γ型巴伦馈电结构(32)、馈电插头(33)和馈电壳体(34);其中,馈电壳体(34)通过螺钉与底板(23)连接;馈电网络介质(31)嵌入在馈电壳体(34)与底板(23)之间,构成悬置微带线结构;γ型巴伦馈电结构(32)置于底板(23)之上,并与馈电网络介质(31)连接;馈电插头(33)与馈电壳体(34)下表面通过螺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星载短报文收发一体天线,其特征在于,馈电网络介质(31)由上层介质和下层介质压合而成;其中,上层介质为单面覆铜,覆铜层网络带线(311)位于上层介质和下层介质之间;覆铜层网络带线(311)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天赵香妮刘敏孙大媛姜华刘志佳董楠高晓艳徐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