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腔道协同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570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42
一种自然腔道协同给药器,包括:细长的硬质杆状体,包覆在杆状体外的柔和体,杆状体有使用时进入自然腔道开口的杆状体头部、杆状体中间部及使用时位于自然腔道开口外的杆状体尾部,给药器设有注液口、液体通路及径向的液体出口,柔和体头部区域设有中空的柔性包裹部和/或吸盘部,柔性包裹部内部空间至少可容纳固体栓剂尾部的一部分,使用时先将固体栓剂插入柔性包裹部和/或吸附在吸盘部,再将给药器缓慢经自然腔道开口插入自然腔道,随后经注液口注入液体药剂,再将给药器拉出自然腔道开口,固体栓剂留置在自然腔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然腔道协同给药器,属医疗器械产品。


技术介绍

1、自然腔道给药为常用的医疗手段,如肛管、直肠给药,阴道给药等;给药时固体栓剂与液体药剂通常会先后使用,固体栓剂内的药物成分逐步释放,而液体药剂则可快速起效且同时有清洗作用;痔疮等肛管周边疾病治疗时,通常先用镊子夹持固体栓剂经肛管放入直肠膨大部内,再置入冲洗管释放液体药剂,需两次进入肛门,对粘膜损伤较大,费时费力,为防止肛管术后的局部狭窄,通常还需每日扩张肛管,置入相应扩张器具;阴道给药也通常先使用液体药剂冲洗阴道后再置入固体栓剂至阴道穹隆处,给药步骤均为两步操作,医护效率低下且患者不适感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自然腔道协同给药器,将固体栓剂置入与液体药剂释放两种操作在一次进入自然腔道的过程中完成,同时避免给药器硬质的部分损伤粘膜,遇到需扩张的自然腔道则通过充盈给药器附带的可膨胀囊体完成。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自然腔道协同给药器,包括:细长的硬质杆状体,包覆在杆状体外的柔和体,杆状体有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然腔道协同给药器(1),包括:细长的硬质杆状体(11),包覆在杆状体(11)外的柔和体(12),杆状体(11)有使用时进入自然腔道开口的杆状体头部(111)、杆状体中间部(112)及使用时位于自然腔道开口外的杆状体尾部(113),其特征在于,给药器(1)设有注液口(101)、液体通路(10)及径向的液体出口(102),柔和体(12)头部区域设有中空的柔性包裹部(125)和/或吸盘部(127),柔性包裹部(125)内部空间(1250)至少可容纳固体栓剂尾部(23)的一部分,使用时先将固体栓剂(2)插入柔性包裹部(125)和/或吸附在吸盘部(127),再将给药器(1)缓慢经自然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腔道协同给药器(1),包括:细长的硬质杆状体(11),包覆在杆状体(11)外的柔和体(12),杆状体(11)有使用时进入自然腔道开口的杆状体头部(111)、杆状体中间部(112)及使用时位于自然腔道开口外的杆状体尾部(113),其特征在于,给药器(1)设有注液口(101)、液体通路(10)及径向的液体出口(102),柔和体(12)头部区域设有中空的柔性包裹部(125)和/或吸盘部(127),柔性包裹部(125)内部空间(1250)至少可容纳固体栓剂尾部(23)的一部分,使用时先将固体栓剂(2)插入柔性包裹部(125)和/或吸附在吸盘部(127),再将给药器(1)缓慢经自然腔道开口插入自然腔道,随后经注液口(101)注入液体药剂,再将给药器(1)拉出自然腔道开口,固体栓剂(2)留置在自然腔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腔道协同给药器(1),其特征在于,给药器(1)注液口(101)设置在杆状体尾部(113),外部液体药剂或纯净水经由杆状体尾部(113)的注液腔(1130)进入给药器(1)液体通路(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腔道协同给药器(1),其特征在于,给药器(1)注液口(101)设置在杆状体尾部(113),杆状体(11)内的中空部分构成液体通路(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腔道协同给药器(1),其特征在于,给药器(1)注液口(101)设置在杆状体尾部(113)或柔和体尾部(123),杆状体外表面(114)与柔和体内表面(124)之间的间隙构成液体通路(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腔道协同给药器(1),其特征在于,杆状体(11)内的中空部分构成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宇董东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