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灯接电限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560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4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轨灯接电限位结构,包括有电源盒,所述电源盒内具有导电内腔,在导电内腔中设有一对导电铜片,在导电铜片上设有凸起接触部;在电源盒的两侧具有侧板,在侧板上开设有供凸起接触部穿过并外露于电源盒外侧的窗口;在导电内腔中设有一对外推块,一对外推块分别与一对导电铜片对应,所述外推块可推动导电铜片以让导电铜片发生形变贴向侧板。为了保证导电铜片的凸起接触部能在使用时始终与导电金属条接触,外推块可推动导电铜片以让导电铜片在导电内腔中发生形变贴向侧板,这样凸起接触部就处于被往外推的状态,其更多地穿出窗口外露与导电金属条接触,对其接电状态进行限位,保证了其接电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轨灯,尤其是指一种导轨灯接电限位结构


技术介绍

1、将灯具嵌入导轨,可在导轨上移动、变换位置和调节投光角度,以实现对目标的重点照明,常用在博展馆以及高档商品架、展示橱窗等场所,这就是导轨灯,又称为轨道灯,led导轨灯使用时,灯体与电源盒(又称导轨头)连接,电源盒与导轨连接通电将灯具点亮。

2、在先专利cn214745186u、cn111550753a和cn202020455800.3中就公开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导轨灯结构,其在电源盒上设置导电铜片与导轨内的导电金属条接触接电,导电铜片与导电金属条接触,但由于导电铜片可能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现在一般都将导电铜片设计为弹性件,由于导电铜片可能存在金属疲劳、设计不良等因素,其仍然存在由于弹力不够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

3、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导轨灯接电限位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2、一种导轨灯接电限位结构,包括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轨灯接电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源盒(10),所述电源盒(10)内具有导电内腔(20),在所述导电内腔(20)中设有一对导电铜片(30),一对导电铜片(30)分设于导电内腔(20)的两侧,在所述导电铜片(30)上设有凸起接触部(40);在电源盒(10)的两侧具有侧板(50),在所述侧板(50)上开设有供凸起接触部(40)穿过并外露于电源盒(10)外侧的窗口(51);在所述导电内腔(20)中还设有一对外推块,一对外推块分别与一对导电铜片(30)对应,所述外推块可推动导电铜片(30)以让导电铜片(30)发生形变贴向侧板(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轨灯接电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源盒(10),所述电源盒(10)内具有导电内腔(20),在所述导电内腔(20)中设有一对导电铜片(30),一对导电铜片(30)分设于导电内腔(20)的两侧,在所述导电铜片(30)上设有凸起接触部(40);在电源盒(10)的两侧具有侧板(50),在所述侧板(50)上开设有供凸起接触部(40)穿过并外露于电源盒(10)外侧的窗口(51);在所述导电内腔(20)中还设有一对外推块,一对外推块分别与一对导电铜片(30)对应,所述外推块可推动导电铜片(30)以让导电铜片(30)发生形变贴向侧板(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灯接电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推块位于导电铜片(30)的后侧,在受控旋转后其外侧缘与导电铜片(30)接触并推动导电铜片(30)发生形变贴向侧板(50),外推块的外侧缘的推送轨迹为弧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轨灯接电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善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莱特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