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老年患者用支撑轮椅。
技术介绍
1、老年患者可能由于年龄或健康问题而无法自行行走或是暂时性的行动不便,使用支撑轮椅可以帮助他们保持移动性,同时减少跌倒和受伤的风险。
2、现有的,对于长时间乘坐轮椅的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的身体机能下降,血液循环慢,处于身体下位的下肢因久坐常容易下肢水肿,尤其是在点滴输液的过程中,处于这种情况时,医护人员常需要将患者的下肢抬高到规范的高度,来减轻下肢的静脉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对于上述操作在轮椅上实施中,由于轮椅上存在的支撑结构存在不足,导致操作过程不便,且下肢抬高的过程中,骶尾部又会存在过度受压的情况,易导致该区域压疮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年患者用支撑轮椅,解决了常规的支撑轮椅,针对易下肢水肿的老年患者,其对下肢的支撑结构存在不足,使得对下肢的支撑操作存在不便,以及支起后,骶尾部易存在过度受压导致产生压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老年患者用支撑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年患者用支撑轮椅,包括坐垫(13),所述坐垫(13)两侧固定连接有横梁杆(12),所述横梁杆(12)靠近背靠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竖向的推扶握杆(1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梁杆(12)的下侧、两个所述推扶握杆(11)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患者用支撑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连接柱(14)表面,所述靠背杆(21)的转动连接位置与所述联动杆(22)的动连接位置的间距长度记为摆臂A(211),所述托杆(23)表面,所述前连接柱(15)的转动连接位置与所述联动杆(22)的动连接位置的间距长度记为摆臂B(231),所述摆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年患者用支撑轮椅,包括坐垫(13),所述坐垫(13)两侧固定连接有横梁杆(12),所述横梁杆(12)靠近背靠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竖向的推扶握杆(1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梁杆(12)的下侧、两个所述推扶握杆(11)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患者用支撑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连接柱(14)表面,所述靠背杆(21)的转动连接位置与所述联动杆(22)的动连接位置的间距长度记为摆臂a(211),所述托杆(23)表面,所述前连接柱(15)的转动连接位置与所述联动杆(22)的动连接位置的间距长度记为摆臂b(231),所述摆臂a(211)的长度大于摆臂b(231)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年患者用支撑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杆(23)设置成钝角的折架,所述联动杆(22)与托杆(23)的折弯部转动连接,所述托杆(23)钝角处于远离联动杆(22)所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老年患者用支撑轮椅,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