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541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40
本申请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背板包括底板和连接于底板的多个侧板,多个侧板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容置空间。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灯条、导光板和以及转接件。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板,第一转接板位于导光板与底板之间。导光板固定于第一转接板背离底板的一侧。灯条位于导光板与侧板之间,并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接板。本申请公开的背光模组,能够降低显示模组显示亮度的波动性,提高显示亮度的均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智慧物联的快速发展,在加油站、地铁站、飞机场等很多户外或者半户外环境下都导入了液晶显示器件。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对显示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针对于阳光直射或者斜射时的环境光亮度高的情况,为了提升显示器件本身的亮度水平来提升显示效果,目前的显示器件通常采用双侧灯条入光侧入式的设计来保证亮度。

2、双侧灯条入光侧入式的设计通常是指将灯条固定于背板,灯条与导光板之间膨胀需求预留足够膨胀空间,以保证导光板膨胀量。而对于导光板活动量的限位通常采用在背板的四角设置橡胶条限位或者非灯条层背板折弯来限制导光板的活动量。然而,不同生产批次受背板和导光板的制作公差影响,导光板与灯条之间的初始设计间隙会产生波动,导致不同批次的显示器件的显示亮度差异较大。另外,当采用橡胶条对导光板进行限位时,导光板在垂直放置时因为自重或者振动过程中会对橡胶条产生一定的压缩量,导光板与灯条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也导致了显示器件的亮度均一性发生较大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中,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灯条与所述侧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还包括弹性夹片,所述弹性夹片用于夹持所述第一转接板和所述第一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的材质为薄质金属,和/或,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的厚度为0.15mm~0.25mm。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中,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灯条与所述侧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还包括弹性夹片,所述弹性夹片用于夹持所述第一转接板和所述第一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的材质为薄质金属,和/或,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的厚度为0.15mm~0.25mm。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板的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柱,所述第一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一孔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孔沿第二方向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灯条和所述导光板的排列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转接板位于所述第一孔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孔,所述第一连接部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孔一一对应的第二柱,所述第二柱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材质为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转接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接板连接的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二转接板位于所述侧板与所述灯条之间,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接板朝向所述侧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二转接板的材料为金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还包括散热夹片,所述散热夹片包括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位于所述灯条和所述第二转接板之间,所述第一散热板固定于所述灯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散热夹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转接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转接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转接板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转接板朝向所述侧板的一侧,所述底板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以用于对所述底板和所述转接件进行限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转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接板连接的第一连接体,所述灯条包括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位于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卡合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灯条包括相互连接的载板和连接板,所述载板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侧板之间,所述连接板位于导光板与底板之间,所述第一转接板与所述连接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雪飞万争艳张宇王伯长耿仕新李会艳刘畅刘淼王璐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