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婉婷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装饰件的注塑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505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装饰件的注塑成型机,包括料筒、注射机、模具和底座,注射机安装于底座的上端面,料筒与所述注射机尾部连接,底座上还安装有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装饰件注塑成型时,通过脱模机构上的多根调节顶针分别抵接筋条和斜顶板,通过调节预紧力,使装饰件在脱离模具时所受到的顶出力适中,并通过辅助浇道的设置减小注塑料在装饰件外表面的残留,同时,顶出机构上的顶出针将残留的注塑料从装饰件主体上分离,从而避免了装饰件在脱模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区域形变,也能提升装饰件外表面的光洁度,从而保证了装饰件成品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成型,具体为一种汽车装饰件的注塑成型机


技术介绍

1、注塑成型机是一种用于制造塑料制品的重要设备,它将熔融的塑料通过高压射出成型到模具中,然后在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品。这种制造过程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因为它可以高效地生产大批量和复杂形状的汽车装饰件。而汽车装饰件因为本身的厚度比较薄,并且其背面还包括有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的扣件以及筋条,在进行顶出脱模的过程中容易因为顶针的顶出力不均衡导致出现局部翘曲变形的质量缺陷,其表面的注塑料残留不易分离,从而导致注塑料残留的连接处在分离后出现局部形变,而在脱模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容易降低注塑成型机生产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2、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在模具脱模的过程中采用气缸进行顶出速度以及顶出力的控制,由于注塑成型机一般用于大批量的产品生产,从而使得气缸需要频繁的伸缩顶出,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密闭性会下降,需要人员经常维护;又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1410842765.x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易脱模的注塑模具,方案通过改变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及第三顶板的内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装饰件的注塑成型机,包括底座(1)、料筒(102)、注塑枪(103)和模具(2),所述注塑枪(103)安装于底座(1)的上端面,所述料筒(102)与所述注塑枪(103)尾部连接,所述底座(1)上还安装有模具(2),所述模具(2)前后两端覆盖有封板(201),所述模具(2)包括公模(203)和母模(202),所述封板(201)通过注塑孔(2012)将注塑枪(103)与母模(202)连接,所述母模(202)内安装有母模仁(2021),所述公模(203)内安装有公模仁(2031),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仁(2021)与所述公模仁(2031)相互嵌套,其间隙处设有成型模腔(3),所述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装饰件的注塑成型机,包括底座(1)、料筒(102)、注塑枪(103)和模具(2),所述注塑枪(103)安装于底座(1)的上端面,所述料筒(102)与所述注塑枪(103)尾部连接,所述底座(1)上还安装有模具(2),所述模具(2)前后两端覆盖有封板(201),所述模具(2)包括公模(203)和母模(202),所述封板(201)通过注塑孔(2012)将注塑枪(103)与母模(202)连接,所述母模(202)内安装有母模仁(2021),所述公模(203)内安装有公模仁(2031),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仁(2021)与所述公模仁(2031)相互嵌套,其间隙处设有成型模腔(3),所述成型模腔(3)用于成型装饰件(6)的主体以及用于成型装饰件(6)一侧的扣件(602),所述公模(203)与封板(201)间设有顶出机构(5),所述顶出机构(5)包括有调节顶针(502)和顶出针(507),所述顶出机构(5)通过调节多个调节顶针(502)上的预紧力使得装饰件(6)在脱模时受到调节顶针(502)给予的顶出力均衡,所述公模仁(2031)内设有筋槽(2032)和斜顶板(2033),所述筋槽(2032)用于成型装饰件(6)主体背面筋条(601),所述斜顶板(2033)用于成型以及分离所述装饰件(6)上的扣件(602),所述公模仁上还开设有促进注塑效率的辅助浇道(4),所述调节顶针(502)伸入所述筋槽(2032)内部并与所述筋条(601)抵接,同时与所述斜顶板(2033)相连接,所述顶出针(507)贯穿所述辅助浇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装饰件的注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5)还包括顶板(501),所述公模(203)和封板(201)间设有顶腔(5011),所述顶板(501)滑动安装于顶腔(5011)内,多根所述调节顶针(502)铰接于所述顶板(501)上,且与所述筋槽(2032)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调节顶针(502)包括筒一(5061)、筒二(5062)、筒三(5063)和调节弹簧(5064),所述筒一(5061)内滑动连接有顶杆(503),所述筒二(5062)上下两端分别与筒一(5061)和筒三(5063)转动连接,所述筒三(5063)与顶板(501)铰接,所述筒一(5061)和筒二(5062)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5065),所述调节弹簧(506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杆(503)和调节杆(5065)连接,所述筒一(5061)外表面上还设有转轴(2035),所述斜顶板(2033)内开设有与所述转轴(2035)外表面滑动连接的滑槽(2036),所述公模仁(2031)的内壁上设有呈梯形斜面的滑道(2037),所述斜顶板(2033)尾部与所述滑道(2037)抵接,多根所述顶出弹簧(508)呈矩形排列,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公模(203)和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婉婷汪宇潘文昊
申请(专利权)人:冯婉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