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汽车电子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504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汽车电子线束,包括多条线材,多条所述线材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多条所述线材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通过插接方式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外侧固定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一端设置有插接口,所述防护壳两侧均开设有卡接口,所述防护壳内部位于第一接线端子基部固定有弹性体,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两侧均固定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基座一侧中心处开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内部设置有卡接部,减少了在拆装线束时由于端子拔插不便施力,进而反复拉扯线材的情况。这不仅提高了线材的使用寿命,还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线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汽车电子线束


技术介绍

1、汽车电子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 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2、目前,大多数汽车电子线束的线材端部接线端子采用插接方式实现电路的连接,并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对接线端子进行固定,这种单纯的插接连接方式密封性能差,易导致渗水问题,同时由于接线端子的体积相对较小,插入操作相对简便,但在后期维护过程中,由于其体积小,不易施力,通常通过拉扯线材的方式将其拔出,缩短了线材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水汽车电子线束,旨在减少在拆装线束时因端子拔插不便施力而反复拉扯线材的情况,并有效防止接线端子因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进水问题。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汽车电子线束,包括多条线材,多条所述线材一端设置有第一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汽车电子线束,包括多条线材(1),多条所述线材(1)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2),多条所述线材(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3),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和第二接线端子(3)通过插接方式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外侧固定有防护壳(4),所述防护壳(4)一端设置有插接口(5),所述防护壳(4)两侧均开设有卡接口(6),所述防护壳(4)内部位于第一接线端子(2)基部固定有弹性体(7),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两侧均固定有卡接块(8),所述卡接块(8)包括基座(9),所述基座(9)为中空结构,所述基座(9)一侧中心处开设有镂空部(10),所述镂空部(10)内部设置有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汽车电子线束,包括多条线材(1),多条所述线材(1)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2),多条所述线材(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3),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和第二接线端子(3)通过插接方式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外侧固定有防护壳(4),所述防护壳(4)一端设置有插接口(5),所述防护壳(4)两侧均开设有卡接口(6),所述防护壳(4)内部位于第一接线端子(2)基部固定有弹性体(7),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两侧均固定有卡接块(8),所述卡接块(8)包括基座(9),所述基座(9)为中空结构,所述基座(9)一侧中心处开设有镂空部(10),所述镂空部(10)内部设置有卡接部(14),所述卡接部(14)侧边和基座(9)的镂空部(10)侧边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汽车电子线束,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线材(1)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昕怡曹学云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信达电力设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