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技术介绍
1、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大国,每年的种植面积约为2300万hm2,每年的产量约1.2亿吨,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6.5%。
2、小麦白粉病菌 blumeria graminisf. sp. tritici属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该菌靠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感病小麦叶片上,温湿度适宜条件下小麦白粉病发生普遍。1981年小麦白粉病在中国流行,被害麦田一般减产5%~10%,严重病田减产30%以上。目前,生产上防治小麦白粉病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然而,国内外多地报道了我国主要麦区97%小麦白粉菌株对三唑酮等三唑类药剂产生了抗药性,对三唑酮的平均抗性水平为34.92倍,抗药性的产生导致多种药剂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降低。为有效控制白粉病的为害,亟需研发高效低毒的杀菌剂或增效组合。
3、小麦赤霉病由禾谷镰刀菌 fusarium graminearumschwabe引起,也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每年小麦赤霉病的受害面积约700万hm2。赤霉病菌亦分泌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毒素,严重影响人畜健康。目前,我国麦区主要以喷施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来防治小麦赤霉病,但小麦赤霉病对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己产生抗性,且抗药性群体范围有扩大趋势,因此需要筛选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杀菌组合物,活性组分为:
3、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和香紫苏醇;或,
4、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和四霉素;或,
5、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和氟唑菌酰胺。
6、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组分中,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与香紫苏醇的质量比为(1-8):(1-6),优选(1-6):(1-2),更优选1:2、1:1、2:1、4:1或6:1。
7、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组分中,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与四霉素的质量比为(50-100):1,优选(70-90):1,更优选70:1、80:1或90:1。
8、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组分中,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与氟唑菌酰胺的质量比为(1-10):(1-10),优选(1-5):(1-3),更优选1:3、1:1、3:1或5:1。
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药制剂,其含有所述杀菌组合物,所述活性组分占所述农药制剂总质量的5%-40%。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微乳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24份9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原药、6份98%香紫苏醇原药、8份碳酸二甲酯、5份丙二醇、3份甘油、2份peg-400、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份cremophor el-35、4份壳聚糖和3份丙三醇,去离子水补足100份。
11、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微乳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8份9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原药、0.1份15%四霉素母药、5份丙酮、5份碳酸二甲酯、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份聚氧乙烯脂肪醇醚、5份乙二醇和3份丙三醇,去离子水补足100份。
12、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微乳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24份9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原药、8份95%氟唑菌酰胺原药、5份四氢糠醇、10份二甲苯、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份农乳600#、3份乙二醇、2份丙三醇,去离子水补足100份。
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杀菌组合物或所述农药制剂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如白粉病、赤霉病)中的应用。
14、导致植物真菌病害的病原菌包括但不限于 blumeria graminis、 fusarium graminearum,以及对三唑酮、戊唑醇、多菌灵产生抗性的 blumeria graminis和 fusarium graminearum。
15、所述植物包括但不限于禾谷类作物,如小麦。
16、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或所述农药制剂的施药量为40-50毫升/亩,施药间隔为7-10天,施药次数为2-3次。
17、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8、本专利技术将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与香紫苏醇、四霉素或氟唑菌酰胺进行复配,可以有效防控因多药抗性的 blumeria graminis和 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白粉和赤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实现了一喷多防,降低了化学药剂的用量,提高了防治效率,达到了小麦增产增收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中,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与香紫苏醇的质量比为(1-8):(1-6),优选(1-6):(1-2),更优选1:2、1:1、2:1、4:1或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中,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与四霉素的质量比为(50-100):1,优选(70-90):1,更优选70:1、80:1或9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中,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与氟唑菌酰胺的质量比为(1-10):(1-10),优选(1-5):(1-3),更优选1:3、1:1、3:1或5:1。
5.一种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所述活性组分占所述农药制剂总质量的5%-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微乳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24份9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原药、6份98%香紫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微乳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8份9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原药、0.1份15%四霉素母药、5份丙酮、5份碳酸二甲酯、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份聚氧乙烯脂肪醇醚、5份乙二醇和3份丙三醇,去离子水补足100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微乳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24份9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原药、8份95%氟唑菌酰胺原药、5份四氢糠醇、10份二甲苯、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份农乳600#、3份乙二醇、2份丙三醇,去离子水补足100份。
9.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杀菌组合物或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农药制剂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或所述农药制剂的施药量为40-50毫升/亩,施药间隔为7-10天,施药次数为2-3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中,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与香紫苏醇的质量比为(1-8):(1-6),优选(1-6):(1-2),更优选1:2、1:1、2:1、4:1或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中,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与四霉素的质量比为(50-100):1,优选(70-90):1,更优选70:1、80:1或9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中,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与氟唑菌酰胺的质量比为(1-10):(1-10),优选(1-5):(1-3),更优选1:3、1:1、3:1或5:1。
5.一种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所述活性组分占所述农药制剂总质量的5%-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微乳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24份9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原药、6份98%香紫苏醇原药、8份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秋艳,赵建江,吴杰,路粉,刘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