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具体为一种电解液废气处理用蓄热式热力焚化炉。
技术介绍
1、蓄热式热力焚化炉与传统的催化燃烧、直燃式热氧化炉(to)相比,具有热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能处理大风量低浓度废气等特点,浓度稍高时,还可进行二次余热回收,大大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在对电解液废气处理时,需要使用到蓄热式热力焚化炉。
2、目前的蓄热式热力焚化炉,通过转换废气的流动方向,能够对二次余热回收,但在使用中发现,现有技术虽然能够转换废气的流动方向,但需要通过多个电控阀门进行控制废气管道的通断,对废气的流动方向进行转换,使得现有装置的plc控制程序复杂,并且通过多个电控阀门进行控制,容易提高装置的损坏率,不便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解液废气处理用蓄热式热力焚化炉,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液废气处理用蓄热式热力焚化炉,达到了该废气流动换向机构,通过单个电机即可代替多个电控阀门,有效的降低了控制程序的复杂性,并且降低设备整体成本,提高装置工作的稳定性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解液废气处理用蓄热式热力焚化炉,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对称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顶端安装有炉体,其中,
3、所述炉体内依次开设有第一蓄热室、燃烧室与第二蓄热室,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安装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靠近下方一侧连通有废气总管,所述支撑管靠近上方两侧对称连通有废气支管,所述支撑管两侧废气支管分别与第一蓄热室、第二
4、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蓄热室与第二蓄热室的底部均连通有排气支管,所述排气支管一侧连通有阀板槽,所述阀板槽内设置有阀板,所述阀板靠近支撑管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转轴靠近支撑管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环侧开设有滑槽,所述传动杆靠近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
5、优选的,所述第一蓄热室、燃烧室与第二蓄热室相邻之间通过连通口相连通,所述炉体对应燃烧室的顶部安装有燃烧器。
6、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换向齿轮,所述转轴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换向齿轮,所述电机靠近第一换向齿轮的轴端安装有第二换向齿轮。
7、优选的,所述排气支管端部均连通有排气总管。
8、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滑块的截面为球形,且滑槽内径与滑块的外径相吻合。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技术,废气总管与支管相连接,而废气支管与支管上方相连接,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能够控制换向阀转动,通过调整换向阀上通气口的朝向即可控制废气的流动方向,同时转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长半轴方向与通气口方向相同,进而在打开废气支管的通路时,通过滑槽、滑块与传动杆带动阀板自动对其排气支管进行封闭,该废气流动换向机构,通过单个电机即可代替多个电控阀门,有效的降低了控制程序的复杂性,并且降低设备整体成本,提高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液废气处理用蓄热式热力焚化炉,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角对称固定连接有支腿(2),所述支腿(2)的顶端安装有炉体(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废气处理用蓄热式热力焚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热室(4)、燃烧室(5)与第二蓄热室(6)相邻之间通过连通口(7)相连通,所述炉体(3)对应燃烧室(5)的顶部安装有燃烧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废气处理用蓄热式热力焚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换向齿轮(15),所述转轴(14)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换向齿轮(15),所述电机(16)靠近第一换向齿轮(15)的轴端安装有第二换向齿轮(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废气处理用蓄热式热力焚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支管(18)端部均连通有排气总管(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废气处理用蓄热式热力焚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4)与滑块(25)的截面为球形,且滑槽(24)内径与滑块(25)的外径相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液废气处理用蓄热式热力焚化炉,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角对称固定连接有支腿(2),所述支腿(2)的顶端安装有炉体(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废气处理用蓄热式热力焚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热室(4)、燃烧室(5)与第二蓄热室(6)相邻之间通过连通口(7)相连通,所述炉体(3)对应燃烧室(5)的顶部安装有燃烧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液废气处理用蓄热式热力焚化炉,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邝昕,姜卫华,黄义旅,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