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转换管。
技术介绍
1、自九十年代初期国内引进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以来,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这种管材以其独特、全面的优越性逐渐成为国内输水引水管线的主要管材,特别是在较大口径较高工作压力的情况下更是管线设计的首选管材,管线造价低、维护费用低、抗外荷载抗内水压能力强、设计使用寿命长、除了不能直接用于顶进施工作业外能适用各种不同的使用场合;在城市的交通情况及地理环境包括野外铺设管线时遇到需要过交通干道的情况下,一般不允许开槽进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铺设,这时必须使用顶管,目前较为常见的压力管道管材主要有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该管材在插口钢环的端部采用两环密封胶圈设计,通过增设试压孔并经水压试验,使其能够减小在顶进施工时所受到的阻力,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时提高了管体及接口的抗渗漏性。
2、但是,目前国内外在管道安装过程中遇到大小直径管材变化、标准管件之间距离小于标准管件长度的非标准接口短管的问题,一般采用厚钢板管件连接,厚钢板管件通过加工成本高,钢制管件受地下酸、碱及其它氯离子渗透腐蚀,耐腐蚀性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转换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国内外在管道安装过程中遇到大小直径管材变化、标准管件之间距离小于标准管件长度的非标准接口短管的问题,一般采用厚钢板管件连接,厚钢板管件通过加工成本高,钢制管件受地下酸、碱及其它氯离子渗透腐蚀,耐腐蚀性差,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2、为实
3、其中,所述弧形管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板,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加强钢环固定连接,并呈周向设置于所述加强钢环上。
4、其中,所述插口转换件包括第一法兰、第一钢套管和第一转换管,所述第一转换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一钢套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钢套管的一端,所述斜管与所述第一法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法兰的端面,所述第一钢套管与所述第一转换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转换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插口与所述第一承口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承口内。
5、其中,所述承口转换件包括第二法兰、第二钢套管和第二转换管,所述第二转换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承口,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第二钢套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钢套管的一端,所述变径管与所述第二法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法兰的端面,所述第二钢套管与所述第二转换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转换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承口与所述第一插口连接,并套设于所述第一插口上。
6、其中,所述斜管包括第三法兰、第三钢套管和斜管本体,所述斜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承口,所述第三法兰与所述第三钢套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三钢套管的一端,所述第三法兰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法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法兰的端面,所述第三钢套管与所述斜管本体固定连接,并倾斜设置于所述斜管本体的另一端。
7、其中,所述变径管包括第四法兰、第四钢套管和变径管本体,所述变径管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承口,所述第四法兰与所述第四钢套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四钢套管的一端,所述第四法兰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法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法兰的端面,所述第四钢套管与所述变径管本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变径管本体的另一端。
8、其中,所述弧形管体、所述第一转换管、所述第二转换管、所述斜管本体和所述变径管本体均由钢板、钢丝和砂浆构成。
9、本技术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转换管,包括两个加强钢环和弧形管体,所述弧形管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承口,所述第一承口的一端连接有插口转换件,所述插口转换件的一端连接有斜管,所述弧形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口的一端连接有承口转换件,所述承口转换件的一端连接有变径管,两个所述加强钢环分别与所述弧形管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弧形管体的两端,通过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复合,从而起到提高耐腐蚀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再根据所述插口转换件和所述承口转换件的设置可便于对所述斜管和所述变径管进行随意切换结构,并且还可接通带有二通、三通或四通的接头,进而使本体设计可根据标准管的长度组合成短管和长管,同时还可根据标准管的形状可分直管、斜管或弯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转换管,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转换管,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转换管,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转换管,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转换管,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转换管,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转换管,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转换管,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转换管,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转换管,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锐,周灿东,周鑫良,张伟,李健民,王庆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龙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