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37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3
本技术涉及移液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包括移液管本体,所述移液管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取液机构,所述取液机构包括U型腔体,所述移液管本体的上端设置有U型腔体,所述U型腔体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U型腔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取液机构,整个取液的操作过程只需要拉升压块和转动转动杆即可,从而大大简化了取液的操作步骤,同时在螺纹杆和螺纹块的相互配合下可以使得第二密封圈缓慢而平稳的移动,从而使得液面可以平稳的上升,使得使用者可以平稳操控,进而大大降低使用者的操作困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液管,尤其涉及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


技术介绍

1、移液管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的量器。移液管是一种量出式仪器,只用来测量它所放出溶液的体积。它是一根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的细长玻璃管。其下端为尖嘴状,上端管颈处刻有一标线,是所取的准确体积的标志。

2、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移液管一般需要配合吸耳球进行操作,当使用者需要取液时,首先将移液管的下端插入溶液中,然后按压吸耳球,然后将按压后的吸耳球使用端插入移液管的上端,最后慢慢松开吸耳球,在负压的作用下溶液进入移液管的内部,通过手部松开按压后的吸耳球来对溶液进行吸取,由于吸耳球的形变较为灵敏,因此通过手部难以把控吸耳球的变化,从而使得溶液难以精确的到达标线处,因此需要使用者首先将溶液吸取至标线的上方,然后将吸耳球从移液管的上端移出,然后迅速用大拇指按住移液管的上端,最后微微松开大拇指从而使得溶液液面缓慢下降,当溶液下降至标线处时,最后再迅速按住移液管的上端即可,但是整个取液的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同时利用手部的松动来控制液面准确的下降至标线处,由于无法平稳控制,因此操作难度较高,使用者很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包括移液管本体(1),所述移液管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取液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机构(2)包括U型腔体(21),所述移液管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U型腔体(21),所述U型腔体(21)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移动块(22),所述第一移动块(22)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23),所述第一密封圈(23)与U型腔体(2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24),所述第一推杆(2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块(25),所述U型腔体(21)的表面开设有气压孔(26),所述气压孔(26)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塞(27),所述U型腔体(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包括移液管本体(1),所述移液管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取液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机构(2)包括u型腔体(21),所述移液管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u型腔体(21),所述u型腔体(21)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移动块(22),所述第一移动块(22)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23),所述第一密封圈(23)与u型腔体(2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24),所述第一推杆(2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块(25),所述u型腔体(21)的表面开设有气压孔(26),所述气压孔(26)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塞(27),所述u型腔体(21)的另一端的端面通过止推轴承转动连接有贯穿其设置的转动杆(28),所述转动杆(2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9),所述螺纹杆(29)的螺纹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291),所述螺纹块(29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292),所述第二推杆(29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块(293),所述第二移动块(293)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294),所述第二密封圈(294)与u型腔体(2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u型腔体(21)靠近转动杆(28)的一端的端面开始有透气孔(2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伟韬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