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石墨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37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石墨化炉,涉及石墨化炉技术领域,包括炉体,炉体上方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内固定设置有延伸至炉体内的上电极,炉体下方内壁面上设置有下电极,炉体底部连接有过渡筒,过渡筒底部连接有冷却箱,冷却箱的厚度均小于其高度和宽度,冷却箱外侧固定设置有预热箱,预热箱与冷却箱之间留有供物料流动的通道,预热箱底部设置有第二输送螺旋,第二输送螺旋的排料端连接有提升机,提升机的排料端通过斜管与进料斗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利用物料冷却时散发的热量对进入炉体前的物料进行预热,同时提高了物料冷却时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化炉,具体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石墨化炉


技术介绍

1、连续式石墨化炉是以连续的产出方式生产石墨化制品的炉子,艾奇逊炉虽被广泛使用,但它却是周期性生产的间断式炉,由于生产不连续,带来诸如产能低、质量波动、电耗高、操作环境恶劣等缺点,因此连续式炉成为世界注目并研究开发的重要课题和追求的目标;

2、如公告号为cn115355705a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立式石墨化炉。包括支撑板、炉体和炉盖;在炉盖圆弧穹顶中部设置有正电极贯穿进入炉体;正电极下部至炉体内物料表面为预热区。炉体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与正电极相对设置的负电极,在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形成炉芯区进行物料加热;炉芯区外部是相同的物料环绕形成保温区,负电极下部连接有主料排料管,在主料排料管上套装有主料冷却水套,主料排料管的末端连接有主料排料器排放主料;在炉内衬的下部设置有冷却水套,在炉内衬下部形成降温区;在炉体的底部阵列有环绕负电极的边料排料口,在边料排料口下部连接有边料排料管,在边料排料管上套装边料冷却水套,边料排料管末端连接有边料排料器排放边料;>

3、然而,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上方连接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内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炉体(1)内的上电极(4),所述炉体(1)内壁面设有保温层(3),所述炉体(1)下方内壁面上设置有下电极(5),所述炉体(1)底部连接有过渡筒(6),所述过渡筒(6)底部连接有冷却箱(7),所述冷却箱(7)的厚度均小于其高度和宽度,所述冷却箱(7)底部安装有第一输送螺旋(8),所述第一输送螺旋(8)的排料端开设有排料口(9),所述冷却箱(7)外侧固定设置有预热箱(10),所述预热箱(10)与所述冷却箱(7)之间留有供物料流动的通道,所述预热箱(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上方连接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内固定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炉体(1)内的上电极(4),所述炉体(1)内壁面设有保温层(3),所述炉体(1)下方内壁面上设置有下电极(5),所述炉体(1)底部连接有过渡筒(6),所述过渡筒(6)底部连接有冷却箱(7),所述冷却箱(7)的厚度均小于其高度和宽度,所述冷却箱(7)底部安装有第一输送螺旋(8),所述第一输送螺旋(8)的排料端开设有排料口(9),所述冷却箱(7)外侧固定设置有预热箱(10),所述预热箱(10)与所述冷却箱(7)之间留有供物料流动的通道,所述预热箱(10)底部设置有第二输送螺旋(11),所述第二输送螺旋(11)的排料端连接有提升机(12),所述提升机(12)的排料端通过斜管(13)与所述进料斗(2)相连接,所述预热箱(10)上方连接有原料斗(14),所述冷却箱(7)底部且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善红刘超刘伟刘朝东李小坤吕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