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血栓靶向和穿透的低强度聚焦超声响应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血栓治疗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94314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纳米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增强血栓靶向和穿透的低强度聚焦超声响应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血栓治疗中的应用。增强血栓靶向和穿透的低强度聚焦超声响应纳米粒包括血小板膜外壳,核心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二醇包裹全氟戊烷和L‑精氨酸形成。血小板膜保证纳米粒特异性靶向血栓部位;在LIFU的刺激下,纳米气泡穿透血栓的深层,L‑精氨酸氧化为L‑瓜氨酸并形成一氧化氮。同时,LIFU触发液气相变和一氧化氮释放,通过协同作用增强超声空化效应,并特异性地攻击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在内血栓结构,实现高效溶栓治疗。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超声纳米粒的溶栓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药物,具体涉及增强血栓靶向和穿透的低强度聚焦超声响应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是由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引起的,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目前,溶栓治疗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使用溶栓药物恢复血管通畅,后期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然而,由于溶栓药物的半衰期短,靶向性差,需要在短时间内频繁大剂量全身给药,导致出血副作用的风险严重。实现安全有效的抗血栓治疗仍然是管理血栓性疾病的艰巨挑战。

2、近年来,超声溶栓因其无创性和高穿透深度而成为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替代技术。临床试验表明,超声联合局部溶栓治疗可降低静脉闭塞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在没有溶栓药物的情况下,仅局部超声能量可能不足以显著减轻血栓的重量。幸运的是,由于超声刺激下微泡的空化作用增强,它们已被广泛用于协同增强超声溶栓潜力。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作为一种无创超声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周期振动波在声场中诱导微泡的振动、膨胀、塌陷,产生机械效应,促进血栓的物理溶解,具有相当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血栓靶向和穿透的低强度聚焦超声响应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和血小板膜外壳,所述核心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二醇包裹全氟戊烷和L-精氨酸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血栓靶向和穿透的低强度聚焦超声响应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血栓靶向和穿透的低强度聚焦超声响应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二醇、全氟戊烷、聚乙烯醇溶液、L-精氨酸溶液和二氯甲烷的用量比为10mg:100μL:100μL:200μL:2mL;L-精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m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血栓靶向和穿透的低强度聚焦超声响应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和血小板膜外壳,所述核心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二醇包裹全氟戊烷和l-精氨酸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血栓靶向和穿透的低强度聚焦超声响应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血栓靶向和穿透的低强度聚焦超声响应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二醇、全氟戊烷、聚乙烯醇溶液、l-精氨酸溶液和二氯甲烷的用量比为10mg:100μl:100μl:200μl:2ml;l-精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mg/ml,聚乙烯醇溶液的浓度为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血栓靶向和穿透的低强度聚焦超声响应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和s2中使用的聚乙烯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00μl:3m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血栓靶向和穿透的低强度聚焦超声响应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超声处理的参数设置为:功率78w、时间3min;在s2中,超声处理的参数设置为:功率65w、时间3min。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丽郭大静孙茂源王俊锐陈思瑾徐炼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