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导弹组装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131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2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导弹组装车,属于工装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车体、导弹夹持装置与夹弹装置,所述车体底部中心处设有底部校位装置,所述底部校位装置设有两组且呈垂直堆叠设置,所述车体顶部台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一,两组所述滑轨一与导弹夹持装置连接。本技术通过利用车体与工作桥对导弹组成部分进行运输,运输到指定工位后,利用夹弹装置对导弹组成部进行升起,便于导弹夹持装置对其进行吊起,同时,在对导弹组成部吊起后,利用底部校位装置对车体整体进行校位,使得两组导弹组成部所处的X、Y、Z轴完全重合,此后对两组导弹组成部进行拼装,以解决现有的装配设备无法快速的对导弹进行拼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导弹组装车


技术介绍

1、导弹从整体上来说包括战斗部和尾舱,战斗部主要作为弹药的载体,而尾舱则主要承载控制系统和导航系统,因此在制作导弹时尾舱和战斗部分别进行制作,之后进行装配。

2、为便于进行装配,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将战斗部进行吊起,当战斗部体积较大时,需要借助额外的吊装设备进行装配,操作不方便,而且战斗部和尾舱分别在不同场所进行制作生产或存放,在装配时需要分别搬运,同时,为便于进行组装,在吊装时需要对战斗部和尾部进行分别校位,使其在组装的部分口径重合,而借助外部吊装设备无法有效的对搬运车上的导弹组成部分进行校位吊装。

3、同时,在对战斗部或尾部吊装完成后,为便于拼装需要保证战斗部和尾部所处的空间坐标系完全重合,若仅采用吊装设备无法满足拼装需求。

4、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导弹组装车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导弹组装车通过利用车体与工作桥对导弹组成部分进行运输,运输到指定工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导弹组装车,包括车体(100)、导弹夹持装置(200)与夹弹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0)底部中心处设有底部校位装置(110),所述底部校位装置(110)设有两组且呈垂直堆叠设置,所述车体(100)顶部台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一(130),两组所述滑轨一(130)与导弹夹持装置(200)连接,所述车体(100)顶部台面中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二(140),两组所述滑轨二(140)与夹弹装置(3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弹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0)底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推轮液压杆(120)与液压支撑脚(122),四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导弹组装车,包括车体(100)、导弹夹持装置(200)与夹弹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0)底部中心处设有底部校位装置(110),所述底部校位装置(110)设有两组且呈垂直堆叠设置,所述车体(100)顶部台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一(130),两组所述滑轨一(130)与导弹夹持装置(200)连接,所述车体(100)顶部台面中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二(140),两组所述滑轨二(140)与夹弹装置(3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弹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0)底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推轮液压杆(120)与液压支撑脚(122),四组所述推轮液压杆(120)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舵轮轮组(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导弹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弹夹持装置(200)包括顶架(210),所述顶架(210)两侧壁均连接有索吊组件(220),所述索吊组件(220)包括支架(221),所述支架(221)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座一(222),所述滑座一(222)与对应的滑轨一(130)配合使用且支架(221)与车体(100)滑动连接,所述支架(221)顶部连接有铰链连接件(223),所述铰链连接件(223)输出端连接有l型空心臂架(224),所述支架(221)通过铰链连接件(223)与l型空心臂架(224)转动连接,所述l型空心臂架(224)与支架(221)可通过螺栓固接,所述l型空心臂架(224)外壁与对应的顶架(210)侧壁固定连接,所述l型空心臂架(224)末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绕索轮二(225),所述顶架(210)侧壁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五(229a)与减速器二(229b),所述伺服电机五(229a)输出轴与减速器二(229b)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二(229b)输出轴与绕索轮二(225)固定连接,所述l型空心臂架(224)中部内壁与前端内壁均转动连接有定滑轮(226)与换向辊(227),所述绕索轮二(225)上的吊索与两组定滑轮(226)、换向辊(227)均连接,所述l型空心臂架(224)顶部开设有两组出索口(228),两组所述出索口(228)分别与两组换向辊(227)连通,所述绕索轮二(225)上的吊索由出索口(228)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导弹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10)底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横梁臂(230),所述横梁臂(230)两端内壁均开设有活动区间(231),所述活动区间(231)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轨三(232),所述活动区间(231)内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螺杆三(233),所述横梁臂(230)两端外壁均转动连接有转轮(234),所述转轮(234)与对应的螺杆三(233)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区间(231)内壁滑动连接有螺纹座一(240),所述螺纹座一(240)与对应的螺杆三(233)啮合,所述螺纹座一(240)两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座(241),所述限位滑座(241)与对应的滑轨三(232)配合使用且螺纹座一(240)与滑轨三(232)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座一(240)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242),所述液压缸(242)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吊臂(24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导弹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10)中部固定安装有减速器一(211)与伺服电机四(213),所述伺服电机四(213)输出轴与减速器一(211)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器一(211)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绕索轮一(212)且绕索轮一(212)与顶架(210)侧壁转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琴范学宇张景宇于小玮孟广甲阎奕锋于忠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飞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