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浪涌电流的电机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04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1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低浪涌电流的电机控制电路,涉及电机及散热风扇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浪涌抑制模块、电压转换模块、MCU控制模块、半桥控制模块以及电机驱动模块,其中,浪涌抑制模块分别与电压转换模块和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浪涌抑制模块包括整流滤波单元和MOS管软开关单元,整流滤波单元分别与MOS管软开关单元和MC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MOS管软开关单元与电压转换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抑制电机控制电路中的浪涌电流;电压转换模块分别与MCU控制模块和半桥控制模块电性连接;MCU控制模块分别与半桥控制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半桥控制模块与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本技术有助于有效降低浪涌电流并降低器件损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及散热风扇控制,尤其涉及一种低浪涌电流的电机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1、风扇电机控制简单,只需要提供一定大小的直流电压就能启动。常作为末端被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制冷等许多行业。如控制器用散热风扇,这类电机的常见的控制模式包括通电启动控制模式,温度开关控制模式以及按档位调速控制模式。其中,通电启动是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即启动控制器后,就向风扇电机通入一恒定幅值的直流电压,使电机以一恒定转速运转。

2、公开号为cn220511006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电路及系统,该电路包括主控模块、第一半桥模块、第二半桥模块、电流采样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第一半桥模块和所述第二半桥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半桥模块和所述第二半桥模块还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半桥模块和所述第二半桥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流采样模块还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流采样模块包括霍尔和第三开关管,所述霍尔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半桥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半桥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基极与所述霍尔的输出端电连接,集电极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发射极接地。但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浪涌电流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浪涌抑制模块(1)、电压转换模块(2)、MCU控制模块(3)、半桥控制模块(4)以及电机驱动模块(5),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浪涌电流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11)包括热敏电阻R32、电阻R2、电阻R3、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34、电容CX1、电容C2、电容C3、电解电容EC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4、二极管D5以及二极管D11,所述热敏电阻R32的一端与市电N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3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容CX1的一端以及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浪涌电流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浪涌抑制模块(1)、电压转换模块(2)、mcu控制模块(3)、半桥控制模块(4)以及电机驱动模块(5),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浪涌电流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11)包括热敏电阻r32、电阻r2、电阻r3、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34、电容cx1、电容c2、电容c3、电解电容ec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4、二极管d5以及二极管d11,所述热敏电阻r32的一端与市电n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3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容cx1的一端以及所述二极管d2和所述二极管d3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市电l端、二极管d11的正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x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二极管d4和所述二极管d5的公共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和所述二极管d4的公共端、所述电阻r34的一端以及所述mos管软开关单元(12)共同接地,所述二极管d2和所述二极管d5的公共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解电容ec1的一端以及所述mos管软开关单元(12)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解电容ec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以及所述mos管软开关单元(12)连接,所述二极管d11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10与所述电容c3的第一公共端均与所述mcu控制模块(3)连接,所述电阻r10与所述电容c3的第二公共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浪涌电流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软开关单元(12)包括mos管q5、电容c1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以及二极管d12,所述mos管q5的漏极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11)连接,所述mos管q5的源极分别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11)、所述电容c14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37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5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37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36的一端以及所述二极管d12的正极,所述电阻r36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35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11)连接,所述二极管d12的负极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浪涌电流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2)包括第一降压单元(21)和第二降压单元(22),所述第一降压单元(21)分别与所述第二降压单元(22)、所述浪涌抑制模块(1)以及所述半桥控制模块(4)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降压单元(22)与所述mcu控制模块(3)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浪涌电流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压单元(21)包括电源芯片u6、电阻r4、电阻r5、电容c1、电解电容ec2、电感ls1、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6,所述电源芯片u6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电感ls1的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6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电源芯片u6的第三引脚、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6的第四引脚与所述浪涌抑制模块(1)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6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电感ls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解电容ec2的一端以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望中杨润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喆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