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涉及一种抗菌抗粘附功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中长期植入类医疗器械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可用于辅助治疗多种疾病,主要应用于肿瘤科、麻醉科、icu等危重科室。但随医疗器械植入时间的增加,材料的内在疏水性在生理环境下诱导显著的非特异性蛋白吸附,这可能导致许多潜在的免疫反应,如细胞粘附、血小板粘附、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等。同时引发一系列涉及生物污染过程的事件,导致炎症、局部感染和植入材料的排斥,进而引发菌血症、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严重时有死亡的风险。
2、以生物材料为中心的感染涉及细菌与生物材料表面的粘附和随后的定植,黏附在医疗器械表面的致病菌所引发的医源性感染问题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对患者健康威胁最大的隐患之一,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微生物污染使得植入医疗器械表面形成细菌和真菌生物膜,生物膜是微生物的复杂聚集,与浮游态细菌相比具有多重耐药性及免疫逃逸能力,所以具有高致病、难治愈的特性,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和经济负担。预防细菌粘附或至少显著降低活细菌的数量,同时使得生物材料表面具备抗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抗粘附功能乳液,其特征在于,以抗菌功能单体和抗粘附功能单体为核心原料,以去离子水为溶剂,按比例添加疏水单元、亲水单元、流平剂和附着力促进剂,在多元丙烯酸酯功能交联剂、内交联剂和引发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聚合交联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粘附功能乳液,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组成:抗菌功能单体10-15份、抗粘附功能单体12-18份、疏水单元25-40份、亲水单元6-10份、流平剂0.1-1.0份、附着力促进剂0.5-1.5份、多元丙烯酸酯功能交联剂1-3份、内交联剂0.5-1.5份、引发剂0.3-0.9份、去离子水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抗粘附功能乳液,其特征在于,以抗菌功能单体和抗粘附功能单体为核心原料,以去离子水为溶剂,按比例添加疏水单元、亲水单元、流平剂和附着力促进剂,在多元丙烯酸酯功能交联剂、内交联剂和引发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聚合交联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粘附功能乳液,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组成:抗菌功能单体10-15份、抗粘附功能单体12-18份、疏水单元25-40份、亲水单元6-10份、流平剂0.1-1.0份、附着力促进剂0.5-1.5份、多元丙烯酸酯功能交联剂1-3份、内交联剂0.5-1.5份、引发剂0.3-0.9份、去离子水260-4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粘附功能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功能单体包括聚六亚甲基双胍甲基丙烯酸,通过首先将分子量为2000-3000 da的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使用强碱中和得到聚合双胍,然后在37±2℃下按摩尔比1:1-1.5加入甲基丙烯酰氯与聚合双胍反应;后经萃取分离纯化,旋蒸、冻干后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粘附功能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丙烯酸酯功能交联剂包括二齿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线状功能交联剂和四齿聚乙二醇丙烯酸酯星状功能交联剂,通过将聚乙二醇二胺或四臂聚乙二醇四胺与甲基丙烯酸-n-琥珀酰亚胺酯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在n,n-二异丙基乙胺催化作用下,室温氮气保护下反应8-12h得到粗产物,再将粗产物放入截留量为2000da的透析袋中处理48-72h,冻干纯化后得到二齿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线状功能交联剂或四齿聚乙二醇丙烯酸酯星状功能交联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抗粘附功能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二胺与所述甲基丙烯酸-n-琥珀酰亚胺酯的摩尔比为1:2-3;所述四臂聚乙二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菲,翟胜娜,武孝楠,夏凯丽,夏培斌,买雪媛,王超威,王超明,杨亚杰,程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