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生产力高稳性的间作种植模式评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9346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系统生产力高稳性的间作种植模式评价方法,涉及农作物种植模式评价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评价间作种植系统时未能综合考虑间作生产力的高产性和稳定性,导致评价结果无法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技术问题。该间作种植模式评价方法,包括:确定间作系统,间作系统包含第一作物和第二作物;对于任一行比配置下的间作系统,分别获取第一作物和第二作物的偏土地当量比;获取任一行比配置下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获取任一行比配置下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根据全部行比配置下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的平均值,获取任一行比配置下间作系统生产力的高稳系数;根据高稳系数选择最佳的行比配置,完成间作种植模式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农作物种植模式评价,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系统生产力高稳性的间作种植模式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1、间作种植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农业种植模式,通过在同一田块内同时种植两种或多种作物,利用作物间的生态互补效应,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间作系统中行配置及作物带宽的变化是优化间作系统的关键途径,能够显著影响作物的冠层形态、种间竞争关系、光能利用以及土壤侵蚀和作物病害的发生情况。窄条带间作模式可以放大间作效应,而宽条带种植则可能提高产量,减少土壤侵蚀和作物病害。然而,间作系统的效应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条带宽度的增加,间作效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2、在间作系统中,高秆作物(如玉米)和矮秆作物(如花生、大豆等)的共存,虽然可以实现空间上的互补利用,但也可能导致高秆作物对矮秆作物形成遮荫,进而影响矮秆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这种作物间的形态结构差异,使得间作系统的行比配置(即两种作物的占地比和各自的边行比例)成为决定高秆作物优势与矮秆作物劣势平衡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日益增多,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在北方干旱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系统生产力高稳性的间作种植模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系统生产力高稳性的间作种植模式评价方法,所述根据所述高稳系数选择最佳的行比配置的过程中,所述高稳系数越大,高稳系数对应的行比配置越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系统生产力高稳性的间作种植模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高稳系数选择最佳的行比配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系统生产力高稳性的间作种植模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行比配置下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为任一行比配置下的间作系统中第一作物和第二作物的偏土地当量比的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系统生产力高稳性的间作种植模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系统生产力高稳性的间作种植模式评价方法,所述根据所述高稳系数选择最佳的行比配置的过程中,所述高稳系数越大,高稳系数对应的行比配置越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系统生产力高稳性的间作种植模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高稳系数选择最佳的行比配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系统生产力高稳性的间作种植模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行比配置下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为任一行比配置下的间作系统中第一作物和第二作物的偏土地当量比的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系统生产力高稳性的间作种植模式评价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悦冯晨张立祯王瑞陈柏青郑大圣王立为向午燕宋文博孙爽杜鸿君郗世祥赵向阳李杰李绚孙天然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