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距离煤层巷道顶板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341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27
本技术公开一种近距离煤层巷道顶板支护装置,包括底板、横梁、两侧护板、两伸缩组件、金属网、锚杆和压力监测组件;底板的底部安装有若干固定部;横梁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液压升降组件,液压升降组件的底部与底板固接;两侧护板分别转动连接在若干横梁的两端;两伸缩组件分别通过支架铰接在横梁上,两伸缩组件的伸缩端分别与两侧护板的底面铰接;金属网安装在若干横梁的顶部;锚杆设有若干,压力监测组件安装在金属网上。本技术可实现巷道顶板和侧护板的自适应支撑与调节,提高支护系统稳定性并阻挡矸石,保护作业人员安全;还可以实时监测顶板压力,预警超压风险,实现自动化操作、降低人工操作误差,提升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巷道顶板支护,特别是涉及一种近距离煤层巷道顶板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煤矿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近距离煤层巷道顶板支护装置是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传统的近距离煤层巷道顶板支护装置通常采用固定式结构设计,其主要包括底板、横梁等部件,通过锚杆固定在巷道顶板上,为巷道提供支撑和防护。

2、然而,现有的支护装置由于其固定式结构,无法根据巷道顶板的高度变化和地质条件进行自适应调节,导致支护装置的稳定性不足,容易在巷道顶板受到压力变化时发生变形或失效。其次,由于未设置侧护板无法有效阻挡巷道中可能产生的矸石等物体,对下方作业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此外,现有的支护装置由于缺乏有效的压力监测组件,无法实时监测巷道顶板的压力变化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超压风险,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为此,提出一种近距离煤层巷道顶板支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近距离煤层巷道顶板支护装置,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距离煤层巷道顶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距离煤层巷道顶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底部安装有若干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底部安装有上翼板(9),所述液压升降组件的顶部与所述上翼板(9)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距离煤层巷道顶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的第一液压杆(10),所述第一液压杆(10)的活塞端固定安装有下翼板(11),所述下翼板(11)与所述上翼板(9)通过若干紧固螺栓可拆卸连接;若干所述第一液压杆(10)均与所述控制系统(7)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距离煤层巷道顶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距离煤层巷道顶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底部安装有若干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底部安装有上翼板(9),所述液压升降组件的顶部与所述上翼板(9)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距离煤层巷道顶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的第一液压杆(10),所述第一液压杆(10)的活塞端固定安装有下翼板(11),所述下翼板(11)与所述上翼板(9)通过若干紧固螺栓可拆卸连接;若干所述第一液压杆(10)均与所述控制系统(7)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距离煤层巷道顶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7)电性连接的第二液压杆(12),所述第二液压杆(12)的底部与所述支架(4)铰接,顶部与所述侧护板(3)的底面铰接;两所述第二液压杆(12)分别与两所述侧护板(3)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距离煤层巷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李文龙王五洲关洪峰殷振华张宇超田洪志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白芦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