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房健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340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27
本申请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框架,框架内腔左侧的底部设有第一腔室,且传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外表面与第一腔室内壁相接触的活塞,框架内腔的右侧开设有第二腔室,同时,第一腔室的上腔室与第二腔室内腔的底部相连通,而第一腔室的下腔室与第二腔室内腔的顶部相连通。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对于第一腔室上活塞以及第二腔室上联动块的设置,并在其中填充绝缘油,进而可通过将第一腔室上下两腔室中的绝缘油在不同的工况下挤压输送到第二腔室内腔的顶部或底部的方式,以实现动触点与常闭触点或者常开触点的接触、导通,可有效避免该继电器上的触点在触发接触的瞬间发生轻微振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1、继电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电路中,通过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电控器件,其中,继电器在运作的过程中包括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并在输入回路达到设定的变化时,可使得输出回路发生预定的阶跃性变化,进而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以及转换电路等作用;

2、而现有的继电器多是利用电磁线圈控制输入回路的,并在其触发时通过其上衔铁的动作而接触不同的触点,以实现对输出回路的阶跃性变化,但在此过程中,因其上衔铁采用杠杆结构+弹簧的方式进行复位动作,且电磁线圈对于衔铁的触发动作是瞬间完成的,进而在惯性及其上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衔铁在接触触点的瞬间极易发生轻微的振动,并因轻微的振动而极易造成该继电器上的触点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且在该继电器在高频率的通断运作过程中因轻微的振动也极易发生电弧打火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故亟需一种用于继电器上的触点接触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的继电器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磁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内腔左侧的顶部设有线圈(2),而在线圈(2)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铁芯(3),且在铁芯(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传动杆(4),所述传动杆(4)的顶端延伸至铁芯(3)的顶部并固定安装有衔块(5),所述衔块(5)通过活动套接在传动杆(4)外表面顶部的复位弹簧(6)与铁芯(3)的顶端形成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7)以及第二腔室(9)的内腔中填充有绝缘油,所述联动块(10)的内部设为空心结构,且制作联动块(10)的材料密度小于绝缘油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内腔左侧的顶部设有线圈(2),而在线圈(2)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铁芯(3),且在铁芯(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传动杆(4),所述传动杆(4)的顶端延伸至铁芯(3)的顶部并固定安装有衔块(5),所述衔块(5)通过活动套接在传动杆(4)外表面顶部的复位弹簧(6)与铁芯(3)的顶端形成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7)以及第二腔室(9)的内腔中填充有绝缘油,所述联动块(10)的内部设为空心结构,且制作联动块(10)的材料密度小于绝缘油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9)的内腔中且沿着联动块(10)的中轴线方向上设有贯穿联动块(10)内部的定位杆(11),进而有效限制联动块(10)发生周向旋转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触点(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健
申请(专利权)人:房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