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嘉华专利>正文

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微型观赏鱼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31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微型观赏鱼缸,旨在提供一种观赏鱼的新颖玩赏和欣赏方式的小器具。随身携带的方式饲养观赏鱼,需要解决几个难点:观赏鱼合适的生存温度;动态环境中观赏鱼的生存;如何供氧供食物;鱼缸不能漏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技术方案是:利用托里拆利真空效应的方法和双容器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其结果是主缸中充满了水液体,主缸是观赏鱼的活动空间,这种状况保护了观赏动物。辅缸是氧交换的空间。随身携带方式用体温达到保温。鱼缸有一个供食通道。辅缸内的气体是医疗氧气,采用了供氧方式解决了因密封而产生的缺氧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一种随身携带方式的微型观赏鱼缸,体积放大也可作为轿车、客船、客机等动态环境中的观赏鱼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缸,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微型观赏鱼缸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告)号CN2423723,公开(告)日2001年3月21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负压引液式鱼缸,分类号A01K63/00,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液式鱼缸,该鱼缸的容器顶部呈封闭状,容器下端有外槽,容器通过通孔与外槽相通,抽气管的一端位于容器内,另一端穿过通孔置于外槽内。利用抽气管产生负压,从而使水位上升。利用外槽加水,加水位置低,加水很方便。整个鱼缸可以做得很高,有利于鱼类的观赏。可作为水族的观赏装置使用。其不足之处是该鱼缸体积大,缺少满足随身携带方式养殖和欣赏的相关技术措施和方法。到目前为止,在市场尚未见到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微型观赏鱼缸。相关的书籍、期刊、杂志以及专利文件也未见报道。专利技术人借鉴一种类似的玩赏和欣赏的小器具,一种可随身携带的鸣虫饲养盒,并以此引渡到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微型观赏鱼缸。由于鸣虫饲养盒和微型观赏鱼缸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专利技术人在此对可随身携带的鸣虫饲养盒和水生欣赏生物的相关背景情况作相应介绍人们喜欢养花、养鸟、养观赏鱼、养宠物,养鸣虫。中国人养鸣虫的娱乐自古有之,方式多样,比如屋里挂的叫蝈蝈,蟋蟀盆里的蟋蟀,更有一种独特的养鸣虫的方法,就是把一些会鸣叫的小虫如大黄蛉、小黄蛉、马蛉、及油葫芦装入一个小巧玲珑的盒子,随身携带。可随时欣赏和倾听它的鸣叫。这种鸣虫的养法,关键在于小巧玲珑的盒子,这种盒子第一需要透气;第二要有一面是透明的物质,便于观看和欣赏。入秋、入冬以后玩者就把盒子藏于贴身,以体温保持鸣虫适合的生存温度。但是至今为止还未出现类似上述可随身携带、随时欣赏的微型鱼缸。事实上有不少淡水和海水中的小型和微型生物可适合于随身携带、随时欣赏的微型鱼缸中生存。比如一些小体型的热带鱼,如马鞍翅、双线金银鱼、半身红、孔雀鱼、三斑打架鱼。一种小体型的海马——海洋生物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海马种群,这种海马高度只有16毫米,相当于成年人一根手指的宽度(中国海洋报2003年11月7日)。一类小型的海螺。一种类似于海蛰游动方式生活在淡水中的桃花水母,比较稀少。这种腔肠动物呈透明伞状,大的直径2厘米。小的直径1厘米,它颜色各异,游姿美丽,仿佛水中的天使,勘称观赏水生物中的佳品(水产周刊2004年2月27日)。电视中介绍过美国夏威夷人喜欢养海马——指正常体形的海马。中国海洋报还有介绍越南姑娘在家欣赏海蛰(中国海洋报2004年2月6日)。因此,欣赏类的海生动物也得到人们的喜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类似可随身携带的鸣虫饲养盒的玩赏和欣赏方式的小器具,即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微型观赏鱼缸。但是要以随身便携带的方式饲养水生观赏生物,除了要求生物的体形比较小以外,关键需要解决几个难点,其一,观赏生物需要合适的生存温度,比如热带鱼就需要比较高的生存温度;其二,携带者总是在移动或者运动,在运动中观赏动物容易在碰撞中受伤至死;其三,观赏鱼生存需要供氧;其四,微型鱼缸不能漏水。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养殖的观赏生物的大小和如何进入鱼缸,怎样投食,这些技术要点是可随身便携带的微型观赏鱼缸所必须解决的。专利技术人公开了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微型观赏鱼缸的器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利用托里拆利真空效应的方法和双容器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图1、2、3给出的是这种观赏鱼缸的原理和方法示意图,这种观赏鱼缸由于运用托里拆利真空效应的方法,使主缸内产生真空,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使主缸内充满了水液体,条件是只要主缸开口部分始终处在辅缸的液面之下,那么托里拆利真空的效应就始终存在,其结果是主缸内也就始终充满了水液体。图1、2、3给出的三种观赏鱼缸的状态位置,其主缸开口部分始终处在辅缸内水液体的液面之下,事实上无论观赏鱼缸在何种状态位置,其主缸开口部分都始终在辅缸内水液体的液面之下,达到主缸内始终充满了水液体。而氧气交换的场所是在辅缸内进行的,辅缸内空间部分的氧气在这里通过液面溶入水液体。这种观赏鱼缸的技术要点是,它由一个倒置的如瓶样结构容器的主缸和同样是容器的辅缸相结合所构成,所述辅缸在主缸下边相依连接,或辅缸围绕主缸连接,外部密封,所述主缸的底部有一个形同瓶口的开口部分,该开口部分延伸到辅缸中间的空间部位,所述主缸中充满了水液体,所述辅缸内水液体的液面高度以满足于遮盖主缸开口部分的高度为准,可以略高一点,所述主缸和辅缸的水液体由主缸底部的开口部分相通,所述辅缸内其余部分的空间由气体所占据。由上述结构特征带来的优点是,采用可随身携带方式用体温达到保温,观赏鱼适合的温度介于摄氏18度到30度。双容器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在微型观赏鱼缸处于任意位置或状态的情况下,维持了托里拆利真空效应,辅缸的作用之一就在于维持真空效应,其结果使主缸中始终充满了水液体,这种状况减缓或消除了主缸中的水液体在人体运动中产生的晃动,保护了生活在主缸中的观赏动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型观赏鱼缸其主缸的缸体在靠近辅缸处有一个可以拆分的部分,这一结构的目的是放入生活在主缸中的观赏动物,当饲养的观赏动物很小,可以直接从主缸底部的瓶口放入。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改善饲养观赏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所述的鱼缸有一个供食通道,所述的辅缸内的气体是医疗氧气。由于采用了医疗氧气的供氧方式解决了因密封而产生的缺氧现象。与现有的欣赏鱼缸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可随身携带的微型观赏鱼缸。使喜爱水生观赏生物的人们增加了一种新的娱乐品种和欣赏方式,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之余,可调剂兴趣。由于这种观赏鱼缸完全适用于动态的环境,并且它是全封闭的结构。因此这种观赏鱼缸可以适用于传统鱼缸无法适应的场合、环境,这种微型观赏鱼缸的体积适当放大,它可以适用于轿车中的观赏鱼缸,体积再增大可以适用于客车,船舶或者航空客机中的观赏鱼缸。附图说明图1、2、3是这种观赏鱼缸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圆柱体形态的微型观赏鱼缸的剖视图;图5是长方体形态的微型观赏鱼缸的剖视图;图6是环绕型形态的微型观赏鱼缸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4所示,该微型观赏鱼缸是圆柱体形状。主缸1有一个可拆分部分3,该拆分部分3和辅缸4相结合,或者说辅缸附带了主缸的开口部分2,由此也可以看成是主辅缸之间的拆分部分,该拆分部分可用螺纹或其他方式连接,用密封圈9作密封处理。主缸开口部分2延伸到辅缸中间的空间部位,开口部分2处于辅缸内水液体的液面之下。鱼缸有一个给食通道6,给食通道盖子7用螺纹与给食通道连接,用密封圈8作密封处理,给食通道6除了图4中给出的位置外,可以设置在主缸的其它位置,比如主缸的顶部,条件是辅缸部位密封要良好,加完食物后不得有空气进入主缸,如有空气进入需要加入水液体赶出空气,直到水液体溢出主缸后盖紧给食通道盖子。辅缸底部设置有氧气输入口,用氧气输入口盖子10旋紧,密封圈11作密封处理。氧气交换的场所是在辅缸内进行的,辅缸内空间部分5的氧气在这里通过液面溶入水液体。下面结合附图4对该微型观赏鱼缸的使用方法作进一步详细描述(1)打开主缸可拆分部分3,在主缸中加入一半以上的水液体,再放入观赏鱼,旋紧可拆分部分;(2)直立观赏鱼缸,使给食通道开口向上,打开给食通道盖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微型观赏鱼缸,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双缸结构,由一个倒置的如瓶样容器的主缸和同样是容器的辅缸相结合所构成,所述辅缸在主缸下边相依连接,外部密封,所述主缸的底部有一个形同瓶口的开口部分,该开口部分延伸到辅缸中间的空间部位,所述主缸中充满了水液体,所述辅缸内水液体的液面的高度以满足于遮盖主缸开口部分的高度为准,所述辅缸内其余部分的空间由气体所占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微型观赏鱼缸,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双缸结构,由一个倒置的如瓶样容器的主缸和同样是容器的辅缸相结合所构成,所述辅缸在主缸下边相依连接,外部密封,所述主缸的底部有一个形同瓶口的开口部分,该开口部分延伸到辅缸中间的空间部位,所述主缸中充满了水液体,所述辅缸内水液体的液面高度以满足于遮盖主缸开口部分的高度为准,所述辅缸内其余部分的空间由气体所占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观赏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缸围绕主缸连接,外部密封。3.如权利要求1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观赏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缸的缸体设置有一个可以拆分的部分。4.如权利要求1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观赏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观赏鱼缸设置有供食通道。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嘉华邱小真俞霁
申请(专利权)人:俞嘉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