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v型泥舱耙吸挖泥船抽舱通道结构,属于船舶工程设计制造。
技术介绍
1、耙吸挖泥船是疏浚作业的重要船舶之一,拥有自主航行、载泥、卸泥的功能和高机动性、高抗干扰性的优点,凭借其显著的优点,在疏通航道、港口开挖等众多领域被广泛使用。耙吸挖泥船通过抽舱管或抽舱通道实现抽舱吹岸的管路泥砂输送过程。设计抽舱通道需要考虑很多设计要求,流体动力学设计、建造便利性、维护便利性、结构强度、适用性、抽舱干净程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等各个方面。抽舱通道设计的好坏对于抽舱吹岸的效率至关重要。
2、国内外对于抽舱设计的理念各不相同,但主要的设计思路都是尽量减少抽舱通道的阻力,增加抽舱通道的流畅性。挖泥船硬点较多,但抽舱通道又需要尽量光滑无突出物体影响斜泥。有的配有抽舱通道的耙吸挖泥船为了解决硬点问题,在抽舱通道内增加了三角形肘板,相关肘板进一步影响了流道的通畅性。
3、已公开的专利《一种泥舱抽舱装置的制作方法》(cn117360721a)主要涉及的是抽舱装置的制作方法,其中提到的抽舱通道形式无顶部双壳,无侧面双壳,流道不均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型泥舱耙吸挖泥船抽舱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2)、泥舱抽舱通道(3)、艏部方转圆(4),泥舱抽舱通道(3)一端连接连接管(2)一端,泥舱抽舱通道(3)另一端通过艏部方转圆(4)连接艏部的泥管(7);泥舱抽舱通道(3)顶面为双顶结构,双顶结构内壁、泥舱抽舱通道(3)内侧面、泥舱抽舱通道(3)内底面均为光滑面,泥舱抽舱通道(3)的底部结构为纵向连续结构,泥舱抽舱通道(3)的底部结构隔开泥门铰点(6)和橡胶(5),并在橡胶(5)上方提供支撑;双顶结构包括双顶结构下顶板(3-2)以及位于双顶结构下顶板(3-2)上方的双顶结构上顶板(3-1);双顶结构下顶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型泥舱耙吸挖泥船抽舱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2)、泥舱抽舱通道(3)、艏部方转圆(4),泥舱抽舱通道(3)一端连接连接管(2)一端,泥舱抽舱通道(3)另一端通过艏部方转圆(4)连接艏部的泥管(7);泥舱抽舱通道(3)顶面为双顶结构,双顶结构内壁、泥舱抽舱通道(3)内侧面、泥舱抽舱通道(3)内底面均为光滑面,泥舱抽舱通道(3)的底部结构为纵向连续结构,泥舱抽舱通道(3)的底部结构隔开泥门铰点(6)和橡胶(5),并在橡胶(5)上方提供支撑;双顶结构包括双顶结构下顶板(3-2)以及位于双顶结构下顶板(3-2)上方的双顶结构上顶板(3-1);双顶结构下顶板(3-2)上部通过肋板或加强筋与双顶结构上顶板(3-1)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泥舱耙吸挖泥船抽舱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舱抽舱通道(3)侧面为双壳结构,双壳结构包括双壳结构外壳(3-3)、双壳结构内壳(3-4),双壳结构内壳(3-4)的外侧通过肋板或加强筋与双壳结构外壳(3-3)固定连接,双壳结构内壳(3-4)分别与双顶结构上顶板(3-1)、双顶结构下顶板(3-2)、泥舱抽舱通道(3)的底部结构固定连接,双壳结构外壳(3-3)分别与双顶结构上顶板(3-1)、泥舱抽舱通道(3)的底部结构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型泥舱耙吸挖泥船抽舱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顶结构的高度在0.13~0.4m之间,双顶结构在抽舱泥门位置断开,双顶结构外侧采用圆弧过渡;双壳结构的宽度在0.13~0.4m之间;双顶结构和双壳结构的厚度均在12~40mm之间;泥舱抽舱通道(3)净宽度在0.8m~1.5m之间;泥舱抽舱通道(3)净高在0.8~2m之间;泥舱抽舱通道(3)的底部结构的厚度在12~45mm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海东,刘学勤,费龙,杨青,程峰,汪战军,杜梦潮,陈曙梅,曹慧鑫,周鹏,徐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