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翅片与管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254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30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翅片与管翅式换热器,可用于与管外流体进行换热,换热翅片设有多个换热管孔,换热翅片可用于通过换热管孔连接于换热管束;且换热翅片设有多个扰流结构,沿换热翅片的厚度方向,扰流结构自换热翅片的表面凹陷和/或凸起形成;扰流结构的表面为弧形,且扰流结构为轴对称结构;其中,扰流结构的长轴线和/或短轴线与管外流体的流动方向的夹角为α,0°<α<90°。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翅片,通过设置扰流结构,当管外流体流经扰流结构时,扰流凸起的设计通过改变管外流体流动的方向和速度,进而增加管外流体的湍流程度,且扰流凸起能够更好地破坏边界层,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在相同风量下可以提升管翅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换热,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翅片与管翅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管翅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的热交换设备,通过增加热交换面积来提高传热效率,主要由换热管束和换热翅片组成,换热管束内的管内流体温度传递至换热翅片,换热翅片再通过与管外流体的换热带走热量。为了增强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通常会使用开窗结构的换热翅片,具体的,管外流体在接近换热翅片的表面时会形成边界层,边界层内流速较慢,随着换热过程的进行,边界层堆积厚度增加,热阻增大,阻碍热量的有效传递,设置开窗结构后,开窗翅片可以切割管外流体在流动方向上的边界层,切割边界层可以提高管外流体与换热翅片表面的热交换效率。

2、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3、管翅式换热器在进行热交换时,管外流体侧的流动阻力约占换热总阻力的80%,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开窗结构提升换热系数的同时,管外流体的流动变得不规则,导致管外流体的流动阻力大幅增加,且流动阻力的涨幅会远大于换热性能的涨幅。


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翅片设有多个换热管孔,所述换热翅片可用于通过所述换热管孔连接于换热管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换热翅片的片间距为G,所述扰流结构的高度为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换热翅片的宽度方向,相邻的所述换热管孔的排间距为P,所述弧形连接部的半径为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换热翅片的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换热管孔的中心间距为W,所述弧形主体部的长度为B,所述扰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翅片设有多个换热管孔,所述换热翅片可用于通过所述换热管孔连接于换热管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换热翅片的片间距为g,所述扰流结构的高度为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换热翅片的宽度方向,相邻的所述换热管孔的排间距为p,所述弧形连接部的半径为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换热翅片的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换热管孔的中心间距为w,所述弧形主体部的长度为b,所述扰流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采彤郭实龙王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