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特别是一种隔离式温控装置及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工业与实验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温度控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温控装置在应对复杂工况时,常面临一系列技术挑战。特别是在高温与低温的快速切换、温度曲线的精确追踪以及系统稳定性方面,传统的温控装置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2、传统温控装置在温度调节过程中,由于机械部件的磨损、热传导效率的限制以及温度传感器的精度问题,往往难以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导致温度波动较大,影响产品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并且在温控装置使用时,由于介质经常在高温与低温的状态下切换,在传输的过程中,传输管道的连接部分容易因热胀冷缩、介质泄漏等问题导致系统稳定性下降,尤其是设备内部的管道接口和法兰连接处,更容易因为介质的冷热交替出现介质泄漏的情况,引发安全事故。
4、公开号为cn10341130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热泵热水器的保温控制方法与装置、及热泵热水器,该专利,当检测到水箱内的水温下降到需要加热时,通过增加热泵主机和辅助电加热器的开启判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管道(108)连接有隔离组件(200),所述隔离组件(200)包括外层套壳(201)和安装壳(202),所述外层套壳(201)与所述液体循环管道(108)连通,所述外层套壳(201)与安装壳(202)之间连通有输水管道(2013),所述外层套壳(201)内设置有泄流警报结构,所述液体循环管道(108)处出现介质泄漏时,所述介质流入外层套壳(201)内,并通过输水管道(2013)流入所述安装壳(202)内,所述安装壳(202)用于对泄漏的介质泄流;
>3.如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管道(108)连接有隔离组件(200),所述隔离组件(200)包括外层套壳(201)和安装壳(202),所述外层套壳(201)与所述液体循环管道(108)连通,所述外层套壳(201)与安装壳(202)之间连通有输水管道(2013),所述外层套壳(201)内设置有泄流警报结构,所述液体循环管道(108)处出现介质泄漏时,所述介质流入外层套壳(201)内,并通过输水管道(2013)流入所述安装壳(202)内,所述安装壳(202)用于对泄漏的介质泄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警报结构包括连通于所述外层套壳(201)的出水管(204),所述出水管(204)外壁连通有连接管(2041),所述介质通过出水管(204)进入连接管(2041)内进行泄流,所述出水管(204)内壁设置有固定板(2042),所述固定板(2042)内壁活动设置有转轴(2043),所述转轴(2043)外壁还设置有推动环(2045),所述推动环(2045)位于所述连接管(2041)下方,所述推动环(2045)外壁贯穿开设有泄水口(2046),所述泄水口(2046)用于介质流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43)端部延伸至所述固定板(2042)外壁并设置有第一接头(2048),所述转轴(2043)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推动环(2045)外壁并套设有涡轮(2044),所述泄流警报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出水管(204)端部的运动轴(205),所述运动轴(205)位于出水管(204)内部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头(2051),所述出水管(204)内壁介质流经时,带动涡轮(2044)转动同时推动所述推动环(2045)上升并越过连接管(2041),所述第一接头(2048)上升与第二接头(2051)相卡合并带动所述第二接头(2051)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2051)一端延伸至所述出水管(204)端部并设置有转杆(2052),所述转杆(2052)端部设置有凸轮(2053),所述凸轮(2053)随转杆(2052)转动并与设置于所述出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国勇,杨尊,谢能波,张远程,林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芝阿弗斯恒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