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39237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含锰源、镍源、铁源的混合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加入去离子水,超声混合后加入还原剂,搅拌反应,离心、清洗、干燥,得到MnFeNi‑LDH粉末;将所述MnFeNi‑LDH粉末煅烧后,得到FeNi‑MnO2;将所述FeNi‑MnO2和MnO2、Li2CO3混合后球磨,压片后煅烧,自然冷却后研磨,即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正极材料具有多元金属复合、均匀的结构,能够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由于材料内部结构的优化和Li离子扩散路径的缩短,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正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即在高充放电速率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环保特性,已成为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的重要能源解决方案。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正极材料的性能。

2、公开号为cn118084087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镍锰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提供的一种镍锰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锰盐、含有掺杂元素的金属盐、氟化铵和尿素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层状双氢氧化合物;s2、层状双氢氧化合物煅烧后,得到金属复合氧化物;s3、金属复合氧化物、镍源和锂源烧结后,得到镍锰酸锂材料。镍锰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体相掺杂能够对材料的晶体结构进行调控,从而改善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提高了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将其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有利于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3、公开号为cn118054014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磷酸锰铁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磷酸锰铁锂包括内核,由内核的中心到内核的外表面,锰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混合液、聚乙烯吡咯烷酮、去离子水、还原剂的用量比为(9-11)mL:(0.4-0.6)g:(55-65)mL:(18-22)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锰源为硝酸锰溶液和/或硫酸锰溶液,所述镍源为硝酸镍溶液和/或硫酸镍溶液,所述铁源为硝酸铁溶液和/或硫酸铁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混合液、聚乙烯吡咯烷酮、去离子水、还原剂的用量比为(9-11)ml:(0.4-0.6)g:(55-65)ml:(18-22)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锰源为硝酸锰溶液和/或硫酸锰溶液,所述镍源为硝酸镍溶液和/或硫酸镍溶液,所述铁源为硝酸铁溶液和/或硫酸铁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混合液中,所述锰源、所述镍源、所述铁源的体积比为(9-11):(5-7):(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还原剂采用浓度为(0.5-1.5)g/20ml的nabh4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