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的储水装置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234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的储水装置及其制备、使用方法,所述储水装置包括储水盘,所述储水盘为多个储水槽构成,储水盘前方设置有存水盒,所述存水盒位于储水盘的上表面,存水盒靠近储水槽的一侧面设置有引水吸管,所述引水吸管连接吸水组件,所述吸水组件延伸至每个所述储水槽内,所述储水槽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储水装置通过储水盘、储水槽的设计增加该装置在生态脆弱区土壤环境的保水储水性能,同时所述吸水组件在重力作用下从存水盒内延伸至各个储水槽中,持续保持土壤环境的湿度,从而该生态脆弱区内的植被得以恢复,取得良好的恢复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基础建设植被恢复,尤其是涉及用于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的储水装置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交界过渡区域,生态脆弱区通常具有的主要特征有:

2、1)系统抗干扰能力弱,

3、2)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

4、3)时空波动性强,

5、4)边缘效应显著,

6、5)环境异质性高。

7、由于生态脆弱区的特点,在实际的电力线路架设过程中,尤其是输电杆塔的建设会对生态脆弱区内的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原本由于自身环境问题生态脆弱区本身就存在植被不易生长的现象,在经过破坏后,植被存活概率又被降低,输电杆塔在建设后通常会对遭到破坏的位置重新进行植被恢复,当处于烈日气候环境时,由于日照时间长,生态脆弱区的土壤环境保水储水性能差,在烈日长时间照射下,很容易造成待恢复区域内的植被缺水,需要持续浇水才能保证其存活率。

8、由于输电线路大多建设在偏远地区,植被不易存活的生态脆弱区也通常处于人迹罕至的地方,持续性浇水相对来说需要耗费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使用储水装置在生态脆弱区进行植被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的储水装置,包括储水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盘(1)为多个储水槽(2)构成,储水盘(1)前方设置有存水盒(3),所述存水盒(3)位于储水盘(1)的上表面,存水盒(3)靠近储水槽(2)的一侧面设置有引水吸管,所述引水吸管连接吸水组件(4),所述吸水组件(4)延伸至每个所述储水槽(2)内,所述储水槽(2)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的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为倾斜设计,靠近存水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使用储水装置在生态脆弱区进行植被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的储水装置,包括储水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盘(1)为多个储水槽(2)构成,储水盘(1)前方设置有存水盒(3),所述存水盒(3)位于储水盘(1)的上表面,存水盒(3)靠近储水槽(2)的一侧面设置有引水吸管,所述引水吸管连接吸水组件(4),所述吸水组件(4)延伸至每个所述储水槽(2)内,所述储水槽(2)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的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为倾斜设计,靠近存水盒(3)的一边高,远离存水盒(3)的一边低,所述第二凹槽(12)为倾斜设计,第二凹槽(12)靠近第一凹槽(11)的一边高,远离第一凹槽(11)的一边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的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组件(4)包括一级吸管(41)、二级吸管(42)、吸水绳(43),所述一级吸管(41)放置在第一凹槽(11)内,一级吸管(11)连接引水吸管,所述二级吸管(42)放置在第二凹槽(12)内,二级吸管(42)连接一级吸管(41),所述吸水绳(43)连接在二级吸管(43)的末端,其中一端位于二级吸管(42)内部,另一端延伸至储水槽(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勇肖清明陈晓枫洪倩韩利王彦兵常亮许丽娟赵璇方济中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