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管件多轴应力测量,具体涉及基于神经网络加载金属管材轴向应力和周向应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长期以来,金属薄板塑性成形技术被广泛采用,特别是用于飞机和航天器的合金。传统板材试验有较高的试验时间与模具加工成本,而使有限元分析进行计算金属板的变形行为和预测断裂或起皱等不稳定变形模型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模型的精准预测都依据准确的试验数据所得到的本构模型为基础获得。在金属薄板成形过程中,材料性能可用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加工硬化系数衡量,这些数据通常是从标准的单轴拉伸试验中获得。
2、然而,汽车、船舶和飞机的板材零件通常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使得金属薄板受到多轴载荷条件,若使用单轴拉伸试验获取材料的性能等效为双轴拉伸试验的性能会存在很大的误差,因此塑性变形阶段的多轴应力和应变不能通过传统的单轴试验进行测量而需双轴加载试验来进行测量。随着研究深入,学者针对试验材料后继屈服和强化行为等的研究,也需要大应变下材料的性能数据进行理论验证。
3、对于研究大应变多轴状态下得材料性能,通常以管材的形式进行研究,做该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加载金属管材轴向应力与周向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金属管材轴向应力与周向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得到应力比数据集的具体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金属管材轴向应力与周向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包括一层输入层、两层隐藏层和一层输出层;所述两层隐藏层中间设置激活函数sigmoid层,每一层设置若干个神经元,层与层之间神经元都互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金属管材轴向应力与周向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加载金属管材轴向应力与周向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金属管材轴向应力与周向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得到应力比数据集的具体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金属管材轴向应力与周向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包括一层输入层、两层隐藏层和一层输出层;所述两层隐藏层中间设置激活函数sigmoid层,每一层设置若干个神经元,层与层之间神经元都互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金属管材轴向应力与周向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载金属管材轴向应力与周向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金属管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强,李峥,张宗江,王春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