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229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能深度将大跨度空间结构和光伏系统相融合体系的的问题,具有可装配,可快速生产和建造,能实现大跨度支撑光伏组件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包括多处支撑结构,每一支撑结构可拆卸连接,每一支撑结构包括多处支撑单元,多处支撑单元可拆卸拼装成支撑结构,各支撑单元分别支撑一处光伏组件;支撑单元包括多根受力杆件,支撑单元中相邻两受力杆件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或通过中部连接件焊接连接,通过多根受力杆件支撑连接框架的每一侧边,连接框架具有至少三条侧边,连接框架设置凹槽以支撑光伏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的共识和趋势,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技术,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然而,目前在建筑方面对于光伏的利用率仍然较低,特别是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光伏相结合的应用仍较少,主要原因是结构强度有限,而作为屋顶结构对结构的强度和抗震性能是有较高要求的,部分方案中也有将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光伏系统结合,但连接节点处强度较差、而且光伏结构是后加的,使得整个结构在作为体育馆等顶面结构时,存在抗震性能较差的问题;而且现有技术中只是简单地将空间构件组合,没有考虑到整体结构作为屋顶结构时的密封性,导致应用中使得大型建筑物顶面存在漏水问题;

3、另外,现有的用于对太阳能板支撑的支架都是现场切割、现场焊接的,没有做到提前预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跨度空间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处支撑结构,每一支撑结构可拆卸连接,每一支撑结构包括多处支撑单元,多处支撑单元可拆卸拼装成支撑结构,各支撑单元分别支撑一处光伏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包括三条所述的侧边,相邻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杆件为矩形空心管,矩形空心管的端部设置夹型连接板,夹型连接板设置开口槽以同所述的轮柱节点连接,沿着受力杆件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处第一螺栓孔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处支撑结构,每一支撑结构可拆卸连接,每一支撑结构包括多处支撑单元,多处支撑单元可拆卸拼装成支撑结构,各支撑单元分别支撑一处光伏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包括三条所述的侧边,相邻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杆件为矩形空心管,矩形空心管的端部设置夹型连接板,夹型连接板设置开口槽以同所述的轮柱节点连接,沿着受力杆件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处第一螺栓孔以用于同所述连接框架的所述侧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杆件与所述的支撑杆通过转接构件连接,受力杆件的厚度方向设置有第二螺栓孔以同转接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件为工字钢,工字钢的上翼缘和下翼缘的形状均为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怡博王军周小涵马殿尧任证羽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