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震支座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强承载能力易更换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1、隔震技术自上世纪60、70年代起,人们对隔震支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实验,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应用,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研发,隔震支座的性能和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和提升。
2、隔震支座是一种结构工程中用于隔震的装置,通过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增加隔震层,安装橡胶隔震支座,实现与地面的软连接,从而有效抵消地震能量,保护建筑物的安全,主要作用是将地震能量的大部分(约80%)抵消掉,减少对建筑物的破坏,隔震支座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包括桥梁、楼房、高层建筑、体育馆等。其优良的减震效果和经济适用性使其成为许多重要建筑物的首选抗震措施。
3、隔震支座作为建筑和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构件,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难以更换的缺点,支座更换工作复杂且要求高,涉及多个步骤和注意事项,如搭设支架、施工平台,清理台帽、盖梁顶面等,而且更换过程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先进的设备,以确保更换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承载能力易更换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震上支座(1),所述隔震上支座(1)下方设有隔震下支座(2),所述隔震下支座(2)和隔震上支座(1)之间设有高强承载缓冲组件(3),所述高强承载缓冲组件(3)一侧设有减震散热组件(4),隔震下支座(2)和隔震上支座(1)之间设有承载缓冲更换组件(5),所述承载缓冲更换组件(5)一侧设有隔震密封组件(6),所述隔震密封组件(6)外围设有隔震加强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承载能力易更换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301)上方与第一滑动安装板(303)中的滑动连接块(30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承载能力易更换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震上支座(1),所述隔震上支座(1)下方设有隔震下支座(2),所述隔震下支座(2)和隔震上支座(1)之间设有高强承载缓冲组件(3),所述高强承载缓冲组件(3)一侧设有减震散热组件(4),隔震下支座(2)和隔震上支座(1)之间设有承载缓冲更换组件(5),所述承载缓冲更换组件(5)一侧设有隔震密封组件(6),所述隔震密封组件(6)外围设有隔震加强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承载能力易更换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301)上方与第一滑动安装板(303)中的滑动连接块(306)相连接,所述第一承载板(301)下方与所述第一滑动安装板(303)相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板(302)上方与所述第一滑动安装板(303)相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板(302)下方与第一滑动安装板(303)中的滑动连接块(306)相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安装板(303)外围分别与第二滑动安装板(3031)表面相连接,另外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安装板(303)分别与第二滑动安装板(3031)内的滑动连接块(30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承载能力易更换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散热组件(4)包括螺纹槽(401),所述螺纹槽(401)开设于所述缓冲摩擦板(308)内部,所述螺纹槽(401)内部螺纹配合有螺纹杆(403),所述螺纹杆(403)与所述第二承载板(302)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403)外围连接有散热扇叶(404),所述第二承载板(302)内部开设有散热槽(4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承载能力易更换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03)一端设有旋转螺母(8),所述旋转螺母(8)与所述螺纹杆(40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承载能力易更换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缓冲更换组件(5)包括卡合板(501),所述卡合板(501)对称安装于所有第二滑动安装板(3031)两侧,所述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二茂,李宇,刘云婷,桑涛,王山虎,于海阔,贺泽震,何国尊,
申请(专利权)人:中裕铁信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