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转载机一起自移的超前支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209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5
一种与转载机一起自移的超前支护,包括支架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一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转载机和第一单元支架连接,第二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转载机和第二单元支架连接,第三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元支架和第三单元支架连接,第四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单元支架和第四单元支架连接,第五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元支架和第二单元支架转动连接,第六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单元支架和第四单元支架转动连接,任一单元支架在脱顶移动过程中,均有第五伸缩件或第六伸缩件将其与其他三个中的一个单元支架保持动态连接,解决了单个单元支架移动脱顶移动过程中,容易倾倒的问题,由于始终存在三个单元支架支顶,减少了巷道顶部漏顶的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山机械,特别涉及一种与转载机一起自移的超前支护


技术介绍

1、采煤工作面一般通过采煤机进行落煤,割落的煤炭通过刮板输送机运至转载机上,然后再通过转载机运至胶带输送机上,最后再通过胶带输送机运输至地面。为了满足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导致胶带输送机不断缩短的需求,需要在胶带输送机的机尾上单独安装可伸缩自移装置。我国《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超前压力影响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称之为超前支护,且加强支护的巷道长度不得小于20m。由于单独安装可伸缩自移装置,导致该区域空间紧张,很难布设超前液压支架进行围岩支护。

2、申请号为202310003712.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胶带机尾自动推移与超前支护一体化装置,主要包括第一支撑支架、第二支撑支架、第一推移千斤顶、第二推移千斤顶、第一固定横梁、第二固定横梁、底托板;第一支撑支架与第二支撑支架的上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横梁、第二固定横梁连接,第一支撑支架与第二支撑支架的下端通过所述底托板进行固定连接;第一推移千斤顶、第二推移千斤顶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支架、第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转载机一起自移的超前支护,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单元支架、第二单元支架、第三单元支架、第四单元支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第三伸缩件、第四伸缩件、第五伸缩件、第六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转载机和第一单元支架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转载机和第二单元支架连接,所述第三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元支架和第三单元支架连接,所述第四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单元支架和第四单元支架连接,所述第五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元支架和第二单元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六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单元支架和第四单元支架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转载机一起自移的超前支护,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单元支架、第二单元支架、第三单元支架、第四单元支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第三伸缩件、第四伸缩件、第五伸缩件、第六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转载机和第一单元支架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转载机和第二单元支架连接,所述第三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元支架和第三单元支架连接,所述第四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单元支架和第四单元支架连接,所述第五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单元支架和第二单元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六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单元支架和第四单元支架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转载机一起自移的超前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支架包括第一顶梁、第一滑靴,所述第二单元支架包括第二顶梁、第二滑靴,所述第三单元支架包括第三顶梁、第三滑靴,所述第四单元支架包括第四顶梁、第四滑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转载机一起自移的超前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转载机一起自移的超前支护包括第一转接组件、第二转接组件,所述第一转接组件包括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所述第二转接组件包括第三转接头、第四转接头,所述第一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一顶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二顶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五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接头的另一端和第二转接头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三顶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接头的一端与第四顶梁转动连接,所述第六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转接头的另一端和第四转接头的另一端铰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转载机一起自移的超前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转载机一起自移的超前支护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滑块、第七伸缩件,所述第七伸缩件的一端与转载机铰接,所述第七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滑块铰接,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与滑块铰接,所述第一伸缩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滑靴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飞王飞张小平张文迁赵锦峰刘进贤张海兵赵江浦张志勇岳东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市杨伙盘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